张大全听了之后似有印象,顿时笑了笑,起身说道:
“昨天我还在外地出差,回来后听说明天要来新同事,原来就是你啊!
请进,请进。”
李建国走进房间,张大全走过来同他握手,作自我介绍道:
“李建国同志,你好。
我是采购三科的采购员张大全。”
“张同志,您好。”
张大全接着问:“你怎么来得这么早?现在同事们还没开始上班呢,我们的科长也是九点钟才到办公室。”
李建国笑着说:“这不是第一天嘛,早来点给自己留个好印象。”
张大全一听乐了,称赞道:“哈,你这小同志倒还挺实在,我喜欢!”
说罢,李建国从兜里掏出一支“大前门”
香烟递向张大全,自己则点燃了一支,二人随即在办公室里悠闲地抽起烟聊起来。
张大全看着眼前的小伙子挺合自己心意,便开始讲解科室的情况。
“小李,跟你说啊,我们采购三科主要是负责采购计划外的物资。
这项工作依靠的是个人的能力。
每个月都有固定的采购任务。
如果能够顺利完成任务,那就有好日子过;反之完不成,那就得眼睁睁看着别人吃肉。
如果连续三个月不能完成每月任务的采购员,就会被直接下放到车间去干活。”
对于这个规定,李建国并没有任何担忧,因为他有着特殊的优势:虽然无法大规模供应厂里物资,但可以小批量出售,一次出售四五十大件东西并不引人注目,只要多次进行交易,就能轻松完成每个月的任务了。
“这么说,咱们厂里采购员每个月的采购任务是多少呢?”
“其他东西都不算难完成,主要是肉类部分。
每月固定的采购标准是达到30元人民币的肉,鱼肉除外,无论是哪一种肉类都可以。”
啧啧啧,按照猪肉每斤8毛钱的价格计算,每个采购员每月需要采购大约37斤的猪肉。
这无疑是个艰巨的任务,考虑到一头猪约有150斤左右,去掉骨头和其他部分,最终出肉也就大约100斤左右。
这就意味着四个采购员加起来每月差不多得采购整整一头猪,这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建国点点头后问道:
“咱们三科总共有多少人呢?”
听到这个提问,张大全不由得暗暗对李建国另眼相看,看来这位年轻人并不打算故意为难谁,似乎挺有些本事的。
“咱们科里的采购员总共只有8个人,加上你就变成9个人了。”
“咱们厂这么多人,将近一万人呢,结果三科仅有9个采购员,确实少了一些吧。”
“哈哈,老弟你刚从学校出来,可能不了解这里面的实际操作情况。
肉类可没那么容易买齐,要是完不成采购任务的话,就只能亲自到鸽子市去买了。
但鸽子市上的肉价能和厂子里的收够价格持平吗?那边比厂子里的价格贵四五毛钱,普通水平不高的人哪里敢来搞这份工作呀。”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