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离场的时候还买了一些布料回来,说是准备再缝制几身衣物。
此趟出行总花费约三十余元,几乎等于许多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总额。
话说回来,靠长辈养确实是件舒坦事,否则李建国又何必穿着补丁叠补丁的旧衣裳去上班呢?
那天回家时,李建国外出购物归来,大包小袋提着跟在一位大妈身后。
一路上,众人的目光满是歆羡——那时候能这般豪气采购的人可不多见。
一进院子,立刻引得院里不上班的邻居纷纷关注,大家好奇地打听大妈到底买了些什么。
等听闻这些都是为李建国置办的新衣新鞋,邻居们看他的眼神都有了几分不同。
不过李建国和那位大妈并未在意这些议论,直奔家中。
眼瞅着快到老易下班的时间了,还得赶紧回去准备饭菜呢。
到了中院时,贾张氏正站在窗户边偷看两人的一举一动。
她满心嫉妒,暗自嘟囔:
“哼!
这个不下蛋的老母鸡,还有那个要命的小绝户,尽管花吧,早晚看你把家里败光,最后拍拍屁股走人!”
到家后,李建国帮着大妈放下东西,便忙活起晚饭,等着易中海回家。
轧钢厂的工人陆续下了班,不久就从家人那里听说了李建国的事迹,个个羡慕不已,暗暗感慨自家为何没有这样的亲戚。
李建国去厕所时,恰好瞧见秦淮茹在中院水池旁洗衣的身影——这是每天都能见到的一幕。
他忍不住轻笑一声,琢磨着秦淮茹从哪儿淘来这么多衣服洗,一边还得等待傻柱的消息。
路过水池时,他对秦淮茹打了个招呼:“秦姐,您在这洗衣呢?”
随即没多停留就朝门外走去。
住四合院就是这点麻烦,连解手都要跑到大门外的公厕。
秦淮茹看到李建国匆匆而过,本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咽了回去。
等到李建国从公厕回来,恰巧碰上傻柱拎着两个饭盒晃晃悠悠地回来。
遇到熟人怎能装作不见?于是他对傻柱笑了笑说道:
“柱子哥,您这是下班啦?”
傻柱听李建国唤他“柱子哥”
,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院子里不论大人小孩都叫他傻柱,突然听闻这样亲切的称呼,对李建国自然多了几分好感。
“建国兄弟啊,你明天应该就要去厂里正式上班了吧?”
“没错,科长给了我些时间处理私事,明天就该去报到了。”
两人边聊边往中院走去。
刚踏入院子,秦淮茹便迎了出来,神态宛如等丈夫归家的小媳妇一般。
傻柱见状也没有多言,径直从网兜里掏出一个饭盒递给了秦淮茹。
秦淮茹伸手接过,动作娴熟流畅,显然已形成习惯。
看着傻柱只给秦淮茹一份,自己却保留了一份,李建国不禁觉得奇怪:此时的傻柱分明还不像是传说中的“舔狗”
,秦淮茹也尚未完全化身终极版的“白莲花”
。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