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鸡。
我还没来得及质问他,他就先来质问我了。
“说了让你有空打电话,怎么到最后还要我亲自来找你?”
我琢磨着缓缓说道:“你不是说有空打电话吗?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空哎。”
我一度以为韩慈又会展示他毒舌的功力,将我狠狠斥责一番。
再过来把我的脖子拧成麻花。
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毕竟现在是他有求于我。
“与其签别的公司被割韭菜,不如签给我吧。”
“现在自媒体的风很大。”
“民乐需要一个明星,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我相信加上我在国外的资源,和你老师在国内的资源,一定可以成功的。”
我正在犹豫,韩慈挠挠头:“先给你写一封推荐信吧,以后你想出国就拿着这个。
免得你说我不诚信。”
我最后还是签给了韩慈,没办法,他给得太多了。
而且他本人凭借着与实力相匹配的狂妄,死缠烂打几个月,很难不叫人屈服。
后来,老师和韩慈在传承与创新上吵了八年,也没吵出个名堂。
而我在他俩思想观念的夹缝中努力生存,至今成为家喻户晓的演奏家。
回顾我这八年间的演奏经历。
前四年我一边完成学业,一边在各种演艺活动中打出名气。
然后暂停工作,去国外留学深造,学习乐曲创作。
后又考上了国内第一民乐团,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成为首席。
但我仍然每年都活跃在观众眼中,包括在地方电视台举办的各种晚会亮相,参加音乐类综艺,发行专辑,给著名影视剧作曲等等。
韩慈的唱片公司近几年也发展迅速,签了不少跟我一样擅长民乐的艺人。
今年的行程当中,有一档综艺是我工作的重点。
这款综艺的名字叫《民乐的年轮》。
通过十二期嘉宾的旅行,去各个地区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