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虽初愈,其体未健。
朝中诸臣,以军功而登大夫者,多昧于天下大势;其谙大势者,每暗于事。
才未能两全也。
如守之既谙军事,复知天下者,盖寡矣!
守其归咸阳乎?”
蒙骜道:“臣,武夫也。
但有犬马之力,臣或效之,若论决胜里之外,非臣之所能也。”
内史绾道:“守主河东经年,境内大定,非有经纬之才,孰能为之!”
蒙骜道:“臣守河东,上赖王之德,而依秦律而行之也。
非臣之力也。
臣习秦律,非有经纬者不能为之。
其殆天乎?”
内史绾道:“天下英才,皆聚于廷尉府。
若得其法,则著之于律,是以当矣。”
蒙骜道:“臣以为,以廷尉守四方,殆其道也。
今守天下者,皆军功之人,善于战而拙于政,非其道也。
秦律既出,必得其人乃得行之,其廷尉乎?”
内史绾道:“焉得若许廷尉能通秦律,而布天下之政?”
蒙骜道:“臣以为,各乡殆一人入县,县一人入郡,郡一人入咸阳,固寡矣。
若得天下士子,但通秦律者,皆得入县;其善者皆入其郡;尤善者尽入咸阳,则廷尉之数,不下军功大夫也。”
内史绾道:“秦以军功授爵,但通秦律,无军功者,焉得长郡县?”
蒙骜道:“王盍以秦律以为功!
以军功者长其县,而通秦律者致其政,则天下治矣!
臣初治河东,茫然不知其计,但为行秦律于河东,乃请于廷尉。
廷尉十人至,而河东大治;纵有奷人妄行,而民不从奷,皆从善,则奷人不得其乱也。
其有平阳、襄陵之事备焉。”
内史绾问道:“平阳、襄陵之事,可得闻欤?”
蒙骜将河东平定襄陵、平阳的经过详细地述说了一遍,特别说道,秦律,特别是阡陌令推行后,奷猾的人得到了田亩,多数成为良民。
少数富户再想煽动内乱,竟然无人应之。
纵然以势胁裹,聚众叛乱,而军无斗志,平定不难!
内史绾仔细地听了蒙骜的介绍,默然道:“守之言诚善矣,可言于王也。”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