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河东新政二-《祖龙赤蛇》

第81章 河东新政二(第1页)

出了平阳城,蒙骜一行转向吕梁山,沿山道绕行前往襄陵。

吕梁山林木葱郁,遮天蔽日,基本不太可能上山,只有山脚下的边沿可供行人通过,还有少数山口通往山的另一边。

襄陵不像平阳,有完整的台地,它是一片起伏的丘陵地带,它与平阳之间虽然没有连续的水泊,但也基本是泥泞的水沼;平阳与襄陵之间的交通,除了可以绕行吕梁山脚,只有一条狭窄的原地。

蒙骜站在通道的这一边,眺望着平阳,道:“于此处筑城,可定平阳。”

韩腾和冯去疾也表示赞同。

蒙骜道:“复以刑徒五百于此筑城,以镇平阳。

冯子其督之。”

平阳的襄陵刚刚从韩人手中和平夺取,人心不稳,多筑城池也是常规治理方法。

但蒙骜没有明确说出的,其实还是担心太原方向。

太原是赵国的核心区,实力强大,远超河东。

如果太原顺汾水南下,就相当于从背后插了河东一刀,面向上党、安邑的防御体系将全部崩溃。

只不过要同时营建三座城池,工程量不小,需要调集的粮食、钱物,数量巨大。

不过刑徒是现成的。

去年抓捕的反叛者,在修建完平阳、襄陵两处县城后,可以转移到平阳东岸修筑城池。

而从关中为减罪发来的刑徒,连男带女,大约也有三四千人,一千人前往平阳,五百人留在襄陵,一面筑城,一面作为威慑力量,镇压可能的反抗。

巡视完两县的汾西部分,一行人回到汾东。

襄陵的主要耕地是在河东部分。

蒙骜遂一路行来,巡视汾东。

汾东较早地处于秦国的影响之下,不存在由于开阡陌引发的严重利益冲突;这里也多是农户,没有特别富裕的,也没有多少富商大贾。

有田种,大家就心满意足。

蒙骜从县城一路北上,边走边眺望对岸的平阳。

终于选定了一处聚邑,道:“此处南距县城约四十里,西距平阳约五十里,可相互呼应。

于此筑城,宜矣!”

回到绛城,蒙骜立即派出府中的工曹前往平阳和襄陵,勘测建城的工程图,并计算工程概要。

工曹遂带着几名计事出发了。

蒙骜稍做修整,又前往曲沃、翼城。

这两座城池是秦国防御的核心,也是蒙骜的一块心病,因为它们防御的方向正是自己曾经守卫的上党和河东郡以前的首府和重要财政来源安邑。

安邑的盐池在张禄的运作下,曾经虹吸般吸尽了天下余粮,尽积于河东。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