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著在青史,非秦故地也。
实得之于魏也。”
蔡泽道:“固如大夫所言也!”
韩王听了,又往西走了两步,回到原来的位置。
似乎是为了打破目前针锋相对的气氛,一旁的韩腾道:“吾观此地,居渭、河之交,何民之寡,而无城以守之?”
蔡泽道:“此时,河未溢也。
一朝春雨起,大河泛溢,北岸皆无事,而南地水泛,道路难行。
河水奔流,冲刷堤岸,南岸崩坏,时时有之。
以是民寡而无城也。”
韩王道:“寡人喻矣!
是故春夏水起,秦必无以出关也。”
蔡泽道:“王英明,秦之出兵,必待冬季,俟春必归也。”
一行人进了宁秦,蔡泽咨询韩王,剩下的路程可以车行,也可以乘船,请韩王示下,将何以行。
韩王虽然知道乘船比乘车舒服得多,但怕秦人在船上搞鬼,遂道:“愿君备舟,吾或舟或车,就便而行。”
于是宁秦令准备了十艘大船,皆能载百人。
韩王乃令五百人上船,其余人仍沿道路而行。
自己或舟或车,并不一定。
蔡泽不管韩王,自己要了一艘大船,让使团成员都上船,自己则陪着韩王,韩王乘车他也乘车,韩王乘船他也乘船。
有了水运的辅助,一路的行程轻松了不少。
大队出了宁秦界后,由郑县令前来迎接,派兵派船护送。
大量拖累行军速度的人员都被安排到船上,一些随行辎车上的韩王用品也可以装船运输,队伍可以轻装前进。
虽然还是每天只行三四十里,至多不过五十里,但劳累感明显减轻。
几日后,队伍来到咸阳郊外的戏邑。
咸阳没有城墙,难以分辨咸阳城的确实范围。
一般认为,到达戏邑就算到了秦咸阳城外了。
从这里往西,通过骊山、渭水之间一道隘口骊邑,就算进入咸阳。
到达戏邑,内史绾亲自前往迎接,陪着韩王乘着大舟沿渭水直趋咸阳。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