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凑齐的十万部队,只一仗就损失了四万,让韩王彻底清醒了。
秦军虽然连年作战,而且作战也并不顺利,但远不是自己想像的被打得精疲力竭,相反,他们还有足够的实力与天下诸侯相争!
现在还远不到清算秦国的时候。
明白了这一点,韩王又回到过去那种蝇营狗苟的状态中。
秦王邀请天下诸侯到咸阳观鼎,韩王观望到最后时刻,心里期待着能有诸侯跳出来反对,从而吸引秦国的火力。
然而他又失望了,所有诸侯都顺从地表示将前往咸阳观鼎,包括那个曾经鼓动周天子合纵的楚国。
韩王明白自己又失算了。
他最后一个宣布将应邀去咸阳观鼎,但却是姿势最端正的那个。
使臣第一个到达咸阳,一切礼仪周全、到位,对秦王的一切要求几乎完全答应。
最终,只有韩国和赵国使臣被秦王封为郡守。
韩王并不死心,他还在寻找一切机会削弱秦国。
魏使失期,秦王明诏讨伐,被韩王认为是一个机会。
魏国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国力也得到加强,加之有信陵君主政,虽然不如楚国那么显赫,但也绝非其他诸侯所能比。
邯郸城下,魏军击破秦军对邯郸的围困,声威之壮,一时无俩,甚至有人认为,魏国是天下军力最强大的国家。
秦王伐魏,如果能借此挑起秦、魏之间的争斗,也算是为天下作出了贡献。
所以,当魏王遣使与之结盟时,韩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只可惜,秦、魏两国都老奸巨猾。
秦王讨伐了地处家门口、不久前还是秦地的虞,板子打得不痛不痒;没想到魏王竟也甘之如饴,想出让太子入质,魏国委国听令的主意,完全一副“雷霆雨露,无非天恩”
的姿态,仿佛决意彻底臣服。
只是这种装腔作势哪里瞒得过韩王:你魏王也想蝇营狗苟,猥琐发育,说不定还要出卖我,那我们就比一比谁更苟!
韩王于是决定亲自入咸阳朝见秦王!
你魏王只是派太子入质,我可是亲自去,谁的诚意大,谁的姿势标准,一目了然!
想到这儿,韩王不由得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
此后的变化都在韩王计算之中。
秦王不仅同意他来咸阳,还特许他率领一万人的仪仗。
而相比之下,魏太子就寒酸得多,只有随从百人。
孰厚孰薄,有目共睹。
但进入洛阳之后,情况似乎有了些变化……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