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朝秦-《祖龙赤蛇》

第32章 朝秦(第1页)

魏王问道:“秦军几何?为何不具?”

龙阳君道:“臣再三问之,彼三人皆不知兵,未知秦军之众几何。

但见围城之时,营栅相连,况有余力远溯关外,当逾万人。”

魏王很不高兴地问道:“秦力疲与否,犹未知也。”

龙阳君道:“臣观秦力,或未之竭也。”

魏王道:“何以知之?”

龙阳君道:“长平、邯郸、安邑三战,秦所赖者,皆河东也。

今一伐虞,河东即具万人,围城经月,故知其民不疲,粮不乏也。

河东犹可一战,而况他郡哉!

南阳出兵三万,过韩境,越河,至于漳。

长驱数千里,如无人也。

归而取洛,周王束手。

——尚有余力也。”

魏王道:“诸侯欲秦赵相攻,必其两败也。

今赵已疲,而秦有余,事将奈何?”

龙阳君道:“是故王当决矣!

自度能与秦战,则闭关而自保。

若否,当谋和秦也!”

魏王沉吟片刻,道:“长平之时,赵王幼,为诸侯所逼诱,而与秦战,不复其勇也。

吾不能弃魏之社稷宗庙,忿而兴兵。”

龙阳君道:“吾王英明!

当割何地以和?”

魏王道:“吾委国而听之,可乎?”

龙阳君再拜道:“此诚英明之主也!”

无论割哪座城,对于魏国来说都是损失;如果举国臣服,反而什么地方都不必割让,损失的只是脸面而已。

而秦国要求的,就是诸侯的臣服,而不是像做生意那样,割让也座城池!

“委国而听之”

,即满足了秦国的虚荣心,又保全了魏国的实力,算是各取所需。

魏国立即遣使往韩国,向韩王通报自己的决定:魏国决意自承为秦国属国,将遣太子入质。

数日后,韩王也遣使回访,通报说,自己将亲自入咸阳,朝见秦王。

魏王听了,大骂韩王滑头,自己亲自出马去丢脸,连质子都不用派了!

双方约定,过了新年,完了籍田礼,只待春耕开始,就共同入咸阳。

于是这两个距离秦国最近的国家,一个遣太子入质,一个国王亲自朝见,相互攀比着谁更不要脸,只为了取得秦王的欢心!

过了新年,两国使者纷纷入秦,向秦王报告两国愿意臣服之意。

为表示诚意,魏将命太子入质,而韩王则更是将亲自入朝。

韩魏两国表现出来的热情,让秦王都有些措手不及。

为了表明自己的善意,秦王特准,韩王可以带万人入秦!

籍田已罢,寒食又至。

过了清明,韩王排出仪驾,离开郑城,踏上前往咸阳的道路。

韩王是在华阳之战的第二年即位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