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观鼎-《祖龙赤蛇》

第9章 观鼎(第2页)

明堂是个什么样的建筑现在也不清楚,大约是个大亭子吧,由四根柱子支撑起一个大屋顶。

由于四面没有墙,阳光可以充分地照射进来,和白天也昏暗的正堂相比,这里更加光明,——这就是“明堂”

名称的由来。

四面无墙,那自然风雨无阻,日晒雨淋是常态,九鼎的保存状态其实很差:表面铜色暗淡不说,不少地方还生了绿锈。

秦代没有建筑明堂的传统,大鼎运进咸阳后,就这么在章台宫内露天摆放着,很随意地盖上个簑盖,算是戴了个草帽,免了它日晒雨淋。

代表雍州的鼎伤损尤其明显。

五十多年前,秦武王依仗大军开进洛阳,赶走周王。

身强力壮的秦武王要试一试自己的力量,就把代表雍州的大鼎举了起来。

可惜的是力量不继,举起来了支撑不住,大鼎掉下来砸断了秦武王的小腿,秦武王不久死去。

而那只鼎也因为撞击而变了形,一只足也裂开了,用两片竹简束缚着固定。

按理损伤如此严重的鼎应该在一群鼎中显得十分醒目,但其他的鼎也都灰头土脸的,雍州鼎的其实也还泯然于众鼎之中。

各国诸侯的使臣最关注的自然是自己所在州的鼎。

燕、赵使臣久久留连于冀州鼎旁,韩国使臣则驻足于豫州鼎前,同他同州的魏国使者没有来,只有他一人形单影只;楚国使者站在荆、扬、徐三鼎之间,时而摸摸这只,时而摸摸了那只。

齐国使臣没有来,兖、青两州的大鼎大家也只是移步而过,并不驻足;而雍、梁两州是秦国的地界,自然也是一看而过。

韩使好像有些不忿楚使,见他在三只鼎之间来回转,悄悄走过去小声道:“荆已属秦,汝久视之,是必归乎?”

声音虽小,但还是把楚使吓了一跳。

明目张胆地挑拨秦楚之间的关系,明显包藏祸心。

由于楚使反唇相讥道:“洛已入秦,而韩留连之,亦欲入秦乎?”

韩使反驳道:“洛虽入秦,而豫非只洛也!”

楚使也反驳道:“郢虽入秦,而荆非只郢也!”

两人声音虽小,但场内只有四人,燕赵两使见韩楚两使在一旁嘀嘀咕咕,便笑咪咪地走过来,问道:“二使何见,而相议耶?”

楚使道:“但伤吾众之寡,而君之众也。”

燕使问道:“何谓也?”

楚使道:“使君二人共一鼎,而韩使君独立鼎旁,吾独得三鼎,岂非吾寡而君众耶?”

两人这才明白,楚使在夸耀自己的国土广阔。

李崇道:“豫虽大,有秦、魏分之;楚虽大,有齐、秦分之,虽大何益。”

韩使道:“冀之河东、上党,非属燕赵,纵两国保一州,犹未竟全功!”

李崇有些生气了,道:“吾赵为魏取河东,为韩取上党,皆晋也,奈何分之?”

韩使道:“得无取诸秦乎?而赵与秦乃兄弟也!”

众使正在斗嘴,子楚走了过来,众人赶紧把嘴闭上,皆向子楚行礼。

子楚介绍道:“九鼎之入秦也,非二牛之车莫行。

载以大舟,只得其一,二则无能为也。”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