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略战术性混合作战 (第4/15页)
若米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尔加斯湾的锡济波利,发动了一次奇袭。锡济波利的守军在仓促间建立起薄弱的防御,如果奇袭成功,俄军就可在巴尔干外围得到一个支撑点,在此建立仓库,支援之后的翻越山脉的主力军队;如果失败,这支小分队也可以乘船撤离。
1796年,奥军为攻占克尔,趁莫罗从巴伐利亚返回时,实施奇袭破坏桥梁,如果这次行动没有失败,小分队就可以取得其极其重大的战果。
这些行动的风险小,收效大,也不会对主力造成什么损害,因此,它总是受人青睐。
冒险派出一支由几百人组成的轻装部队,前往敌人作战地区,虽然不会对己方军队造成什么大的损失,却可以使敌人蒙受巨大损失。这也属于奇袭小型支队范畴。1807年、1812年、1813年,俄军派出的小型支队,曾给拿破仑制造了不少麻烦,几次切断他的全部交通线,令他屡屡受挫。
对这类作战,其指挥官一定要智勇双全,善于游击。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不仅要给敌人造成严重的损失,还要奋力保护己方不遭受任何无益的伤亡。一般来说,为了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危险,“游击战士”必须兼具机智与灵活,这比勇气更重要。
<h4>渡河</h4>
本节所讨论的渡河,针对的是像多瑙河、莱茵河、波河、易北河、奥得河、维斯瓦河、因河、提契诺河等大河流,这关乎战略战术问题。
至于架桥技术,属于工兵知识的范畴,我不打算在这方面浪费笔墨,我主要研究渡河涉及攻击军事阵地和实施军事机动方面的问题。
渡河是一种战术行动,但在决定渡河点时,它又与整个战争区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1800年,莫罗在莱茵河畔的行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说明这个论断。拿破仑希望莫罗能在沙夫豪森渡过莱茵河,插入克赖后方,到达乌尔姆,切断克赖向奥地利退却的道路,最后将他逼到美因河。可是,莫罗已经在巴勒占领了一个桥头堡,为了方便,他主张从敌人正面渡河,而不是从敌人左翼进行迂回。莫罗看重的是战术上的便利,而拿破仑看到的是战略上的利益,莫罗为了保持局部的成功,不愿意冒险,尽管这个冒险背后是一决定性胜利。同年,拿破仑渡过波河,却证明了渡河点的选择,对战略的影响至关重要。法军预备队本可沿着波河左岸指向都灵,或者是在克莱桑提诺渡河,然后指向热那亚,而拿破仑却主张渡过提契诺河,进入米兰,与另一支大军在蒙塞会合,之后在皮亚琴察渡过波河。拿破仑这样做是因为他深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