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略战术性混合作战 (第3/15页)
若米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后退时,在其退却线上攻占一个重要据点。
不管这些目标多么诱人,都必须承认,这些只是次要目标,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决定点上,所以要避免派出过多的支队。须知,分散兵力是兵家大忌,历史上,不少统帅都曾因为未能集中使用兵力而失败。
例如,彼得大帝曾使用一个加强支队,歼灭了由莱文豪普特指挥的一个庞大车队,从而掀起了歼灭查理十二的序幕。维拉尔曾击败了由阿尔贝马尔大公率领的那个强大支队。在围攻奥尔米茨时,由于供应纵队被对手消灭,腓特烈大帝不得不放弃摩拉维亚。1760年,在兰茨胡特的弗凯支队和1759年在马克桑的芬克支队都证明,派遣支队是难以避免的,而且派遣支队也难免会遇到危险。
而旺代在库尔姆的惨败,更证明,不要冒失地使用支队。派遣支队,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必须给予支队支援。芬克支队,正是因为未获得支援而被歼灭的。
在主力作战地区采取钳制攻击,如果能将敌人吸引到我军所期望的点上,同时又能使我军在另一点上集中主力,依照计划实施决定性突击,这种钳制攻击就是很有利的。这时,不但要令诱敌的支队避免与敌人真正交战,而且要让它尽快支援主力作战。
1800年,莫罗派出左翼部队从克尔向拉什塔特前进,自己率主力直扑斯托卡赫,为的就是掩护自己的主力。结果,左翼部队在预定点上露面后,就经布里兹高返回主力的中心位置。
1805年,拿破仑占领维也纳后,派贝尔纳多特前往伊格劳,为了震慑波希米亚,对费迪南德大公在当地集结的军队施加压力,他又派支队进攻普莱斯特堡,威逼匈牙利。之后,他再将这些部队调回布尔诺,支援在当地的决定性突击,最终大获全胜。
从这些战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这些情况多变的机动,是很难归纳出绝对准则的。因为这类行动的成功,还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已经说过,唯一能确定的准则就是,尽可能少地派出支队,一旦支队完成任务,就要迅速地将它调回。另外,对支队指挥官的指示应该详细而准确,这就有赖于参谋的才能。在运用支队时,要注意:绝不能忽视符合战术的任何措施;善于借助阵地加强支队的力量;一个支队要避免同力量悬殊的敌军苦战;尽可能地快速运动,可以保证支队安全。另外,战术和野战筑城的原则,对支队和主力部队一样适用。
对于实施奇袭的小型支队,我也有一些战例要与读者分享。1828年,俄军为了夺取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