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王应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背诵《诗经》、《尚书》。他经常日以继夜地学习,以至于他的父母害怕他会生病,对他下了“禁书令”。可是这样依然不能减弱他的学习热情。他经常偷偷地藏着蜡烛,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点燃蜡烛读书,用他的衣服遮盖窗户,害怕漏光,被家里人发觉。周围的人都称他为圣小儿。祖莹十二岁时就被送到当时的高等学府深造。有一次,当时中书博士的张天龙在讲解《尚书》,祖莹被选为主讲。祖莹因为晚上看书到深夜,早上起身去上课,匆忙间误将同学的一本《曲礼》当做《尚书》拿到了学堂,登上讲台才发现拿错了书。老师很严厉,因此他不敢回去拿书,只能将错就错把《曲礼》放在面前,诵读《尚书》三篇,不漏一字。之前我们说过《尚书》的文字“诘屈聱牙”,很难阅读,祖莹竟能背诵,可见他的刻苦程度。事情传开后,人们都对小祖莹非常钦佩。
李泌,字长源,出身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他历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平定安史之乱、讨伐李怀光、李希烈叛乱,以及联合回纥、云南、天竺等国抗击吐蕃入侵等,在经济、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治理国家上也颇多建树。后人将他看作是一位类似诸葛亮、刘伯温的传奇人物。李泌家世代重视读书教育,据《邺侯家传》说,李泌的父亲李承休聚书两万余卷,并告诫子孙不得让这些图书出门,如有求读者,可在别院阅读、供馔。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李泌自然受益匪浅。
只有七岁的李泌就能作文赋诗。一次,玄宗召他入宫。当时,玄宗正在和宰相张说下棋,就叫张说随便出一个题目考一考李泌。张说就以下棋为题,当即赋诗一首:“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方像棋盘,圆像棋子,行动起来激烈鏖战,安静下来就一动不动地在那里。)李泌应声答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方如同行侠仗义,圆如同运用智慧,行动起来处处能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安静下来就像得胜了在那里休息。)张说以人比棋,李泌以棋比人。张说是当时一位才华横溢的名诗人,被时人称为“燕许大手笔”,他与李泌的这两首小诗都是即兴之作,相比之下,七岁李泌的作品在立意方面远远超过已经五十多岁的张说的作品。一旁的玄宗大吃一惊,立即赐给李泌一件紫袍。当时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身穿紫袍,可见玄宗对李泌的赞赏。此外,张九龄、严挺之等也非常器重李泌。七岁儿童即受到朝廷君臣的一致重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尽管李泌在七岁时就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