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赤壁之战里的鲁肃 (第3/3页)
吴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鲁肃、周瑜、黄盖等武臣都是有部曲的地主武装首领。他们反抗农民起义,同样,也反对曹操的统一。因为统一的结果必然要损害他们在当地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相反,江东独立建国,他们不但可以保持原来的地位,还可以发展壮大。因之,他们的利益和孙权家族的利益是一致的。
鲁肃在孙权召集诸将会议时,和孙权单独谈话,“像我这样人可以投降,你就不可以,因为我如降了,还可作下曹从事,累官可到州郡。你呢?到哪儿去?”好像是替孙权设想的,其实,这话也正是说他自己:很明显,不降,鲁肃这类人在江东是统治集团最上层的人物;降呢,只能做下曹从事这类小官,听任摆布了。
第二,为了保全以孙、刘为首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的利益,当时的唯一出路是联盟抗曹。鲁肃、周瑜的看法一致,诸葛亮的看法也是如此。这种相同的看法,由于阶级利益的一致,也由于当时的斗争实际的教训。关于这一点,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有很好的说明。他说:
在汉末群雄的斗争中,曹操挟天子,粉碎四面的敌人,成功的道理何在?
道理在群雄的自相诛灭,不能团结。
吕布反复,忽彼忽此,谁都恨他;袁术和袁绍分立;袁绍又和公孙瓒对立;袁谭、袁尚兄弟相残杀;韩遂和马超相疑;刘表虽通袁绍,却坐视袁绍之败而不救。这样,群雄自相诛灭,给曹操以胜利的机会。
结果,只剩下孙权、刘备两家了。这两家如再自寻干戈,前途就很清楚,不是内部崩溃就是为曹操所灭。
鲁肃和诸葛亮结交定计,合力抗曹,是和曹操争自身存亡,是当时情况下,唯一可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