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接过水杯,笑了笑,喝了一口,说:
"
琴姐,不瞒你说,这些兔子来自老家后山。
"
还不等董燕琴继续追问,李建国补充道:
"
困难时期,后山的动物被村里人抓完了,前两年村里老人放了十几窝兔子,昨天的兔子就是这么来的。
"
"
这样啊,那姐姐能不能求你件事儿?"
李建国自然知道董燕琴想求什么,没等她开口就说:
"
琴姐,我也知道你想说什么,下次去时,我一定给你带回来。
"
有了李建国的承诺,董燕琴愉快地开始记录这次的采购。
安顿好董燕琴后,李建国来到科长办公室还钥匙,并顺便提到了自己转正的事。
当李建国告诉陈科长自己每月可以弄到86只兔子时,陈科长非常高兴,从办公桌后走出,不停拍着李建国的胳膊。
李建国见陈有福开心,趁机提到了转正的事。
陈有福听到李建国提及转正问题后,想了想,点头道:
"
只要你说的每月86只兔子是真的,那我就决定下个月给你转正。
"
李建国连忙把这个情况详述一番。
陈有福听后,立刻表示转正不成问题,并当即表示要去向主管后勤的李副厂长汇报。
他保证从下个月开始,李建国就成为正式工。
李建国猜测陈有福所说的李副厂长就是剧中的革委会李主任。
这个人很精明,
如果让李建国评价一下,这个人就是一个极度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李副厂长是一个极其擅长运用权谋来为自己谋利的人。
早些年,他常用厂里的资源公款宴请他人,以积累自己的人脉;到特殊年代时,更是将杨厂长排挤走,自己坐上了革委会主任的位子。
进入改革开放后,他在商界依然如鱼得水,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
这个人看似心胸宽广,只要你对他有用,他可以放下成见接纳你。
但反过来讲,若你觉得对他无足轻重,那就别指望他有什么善待了。
因此,和李副厂长交道的人都知道,这个人不好轻易得罪——毕竟,在未来至少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都是轧钢厂实际上的一把手。
当李建国得到了陈有福对转正的承诺后,便不多打扰,简单拍了几句马屁后就告辞离开。
他回到大办公室时,发现董燕琴正坐在他的位置上写着什么东西。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