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建国还想推辞,易中海急忙打断了他的话:“好了好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
你就不要再争了,赶紧吃饭吧。”
李建国见到大爷大妈态度坚决,心生感慨:有这样一个有力气帮衬自己的亲戚,真是爽快,于是也就没有再说些什么。
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这一顿饭。
这家饭店菜量大,三个人点了六个菜,肯定吃不完。
一大爷起身借了个饭盒,把剩下的饭菜打包带走。
三人回到院子里,这里静悄悄的。
毕竟是夏天,院中的住户多是一些不工作的妇女与失业的青年人,这时候都已午休,没有什么人走动。
回到院子后,三人先进李建国分到的房子看了看,屋子空荡荡的,什么东西也没有,只是扫了一眼,三人很快离开,一起去隔壁一大爷家,在屋里喝了几口水后,李建国对大爷说道:
“我的行李都在招待所呢,您先歇会儿,我现在去拿一下。”
“路熟吗?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
“不用了,舅舅,我知道路,您休息吧,我去去就回,回来之后咱再一起去信托商店。”
待李建国出去后,大爷两口子彼此互视一眼,一大妈似乎想说些什么。
一大爷径直开口道:
“我心里明白你想说什么。
建国可是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那年翠兰刚走的时候,他的状态你也清楚。
要是建国没留在咱们这个院子里,日后他能不能管咱俩的养老还真不一定;但现在既然分到了咱们这儿,以后养老的事就指望他了,他也肯定会尽心。”
一大妈听完这些话后点了点头,随即抹着眼泪哭出了声:
“都是我没用,没能给你生个儿子,才让你如今这样操心以后怎么养老。”
“得了,别这样想。
这不是有建国在吗?过几天我找时间好好和他聊聊,看他有没有赡养我们的意思。”
大爷宽慰道,大妈听了之后擦了擦眼泪,勉强地点点头。
随后,李建国赶到招待所收拾行李时,发现自己的行李因为夏天湿热的天气散发出一股味道——毕竟当时卫生条件有限,而小伙子身上的气息又重些,就算是现代的学生宿舍也常常能闻到被子发潮的味道。
尽管这些铺盖算是自己的原物,但李建国多少有点洁癖,心里对使用它们感到几分不适。
可布料又难买,在物资紧缺的年代谁家不是新衣穿三年、旧衣再三年、缝缝补补还撑三年呢?
无奈之下,他只能叹口气:“唉!
先拿回家吧,今晚凑合用一晚,明儿早起洗洗。”
返回四合院已是午后三点左右。
简单休息片刻后,大妈留在家中帮忙收拾李建国住的房间,大爷便领着他往信托商店出发。
由于距离稍远,他们选择了乘坐公交车前往。
那时的公交车环境确实堪忧,尤其盛夏时节没有空调,再加上人满为患——大多是以体力活为主的人群——所以车里的汗味、脚臭甚至狐臭混杂在一起,空气异常闷浊。
不过好在这时北京的公交速度虽然缓慢,路上却不拥堵,红绿灯也很少,倒算是一种快捷的出行方式。
李建国一路强忍不适终于到达东华门信托商店,这里是专营各类二手家具的地方。
推门而入,大爷停住脚步,豪迈地说道:
“随便选,今天你相中的任意一件,舅舅都给买下!”
这句突如其来的话令李建国一时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