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硅基隆中对-《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

第38章 硅基隆中对(第2页)

一组数据显示,若刘备采取激进的扩张策略,虽然短期内能获得大量土地和人口,但会引起各方势力的强烈反弹,最终导致联盟破裂,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而另一组数据则表明,若刘备过于保守,偏安益州,虽能暂时维持稳定,但会错失发展良机,被其他势力逐渐超越。

面对这两难的抉择,诸葛亮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一个小小的决策失误,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于是,他静下心来,重新审视每一个数据细节,将历史上类似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中找到平衡两者的最佳方案。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诸葛亮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他发现,在历史上的某些成功案例中,领导者在关键时期采取了一种“以退为进,合纵连横”

的策略。

一方面,表面上保持低调,避免过早地成为众矢之的;另一方面,积极与周边势力建立联盟,共同对抗强大的敌人。

在积蓄足够的力量后,再抓住时机,果断出击。

“此计或许可行。”

诸葛亮心中一亮,他迅速将这个策略融入到自己的战略模型中,并开始进行更深入的推演。

在推演过程中,诸葛亮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他发现,实施“以退为进,合纵连横”

策略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各方势力的利益诉求和心理变化,稍有偏差,联盟便可能土崩瓦解。

于是,他再次深入云端的数据海洋,挖掘更多关于各方势力的信息,从领导者的性格特点到麾下谋士的谋略风格,从军队的战斗力到百姓的民心所向,无一遗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分析了孙权的东吴政权,深知孙权继承父兄基业,据有江东,根基深厚,且手下人才济济,但其最担心的是自身势力被北方曹操吞并,渴望在乱世中保住江东的富庶与安宁。

而益州的刘璋,虽坐拥天府之国,却暗弱无能,内部矛盾丛生,急需外部力量的支持来稳固统治。

至于西凉的马超、韩遂等势力,长期受到曹操的威胁,对曹操心怀怨恨,却又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基于这些分析,诸葛亮制定了详细的联盟计划。

对于孙权,他打算以共同对抗曹操为切入点,强调孙刘联盟的互利共赢,承诺在击败曹操后,共同瓜分北方的土地和资源,同时协助东吴加强长江防线,抵御曹操的再次进攻。

对于刘璋,诸葛亮则计划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前往益州,向刘璋阐明刘备的仁德与志向,表明刘备入川是为了帮助刘璋抵御外敌,稳定益州局势,而非觊觎益州的土地。

对于西凉势力,诸葛亮认为可以先派遣使者与他们建立联系,互通有无,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资支持和军事援助,共同牵制曹操的兵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的战略模型逐渐完善。

他从百万种历史可能中,筛选出了最具可行性的几种方案,并对每一种方案的实施步骤、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与此同时,在现实世界中,徐庶焦急地守在诸葛亮的草庐外。

他看着诸葛亮那悬浮在空中的身躯,心中充满了担忧。

虽然他相信诸葛亮的智慧和能力,但在这片充满未知的云端世界,谁也无法保证一切都能顺利进行。

“孔明,你可一定要平安归来。”

徐庶在心中默默祈祷。

不知过了多久,诸葛亮的意识终于缓缓回到了现实世界。

他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洞悉了世间万物的奥秘。

“孔明,你终于回来了!”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