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过程流畅自然,动作精准,与专业的军医相比,毫不逊色。
诸葛亮和在场的众人都看得目瞪口呆,纷纷赞叹不已。
“月英,你真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有了这机关人,我军在战场上的伤亡必定能大大减少。”
诸葛亮兴奋地说道。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黄月英的脸上却渐渐浮现出一丝忧虑。
她看着忙碌的机关人,陷入了沉思。
当晚,黄月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她心中有一个疑惑越来越强烈,这个能够掌握知识、自主行动的机关人,究竟该如何定义?它是否已经具备了某种程度的“智慧”
?如果是,那么这种人造的智慧,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二天,黄月英找到诸葛亮,将自己的忧虑告诉了他。
“孔明,这机关人虽然能在急救上帮到我们,但我总觉得有些不安。
它能理解并执行复杂的指令,处理各种情况,这和我们人类的智慧似乎并无太大区别。
我担心,这种人造智慧一旦发展起来,会不会打破自然的平衡,引发一些我们无法预料的问题?”
诸葛亮听后,也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黄月英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机关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的机关人已经展现出了超出想象的能力。
如果不对这种人造智慧加以引导和规范,未来确实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诸葛亮召集了蜀汉的一众谋士、学者以及工匠,在丞相府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辩论会。
会上,众人各抒己见,争论得十分激烈。
一位年轻的谋士站出来说道:“黄夫人的担忧有些多余。
机关人不过是我们制造的工具,它的一切行为都源于我们输入的指令,何来智慧之说?它只能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不可能对人类造成威胁。”
黄月英摇了摇头,反驳道:“话虽如此,但随着机关术的不断进步,我们赋予机关人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当它能够自主学习、自我进化时,我们又该如何控制?比如这个急救机关人,它在面对复杂的伤势时,能够自行判断并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这难道还不能称之为一种智慧的表现吗?”
一位老学者也点头表示赞同:“黄夫人所言极是。
自古以来,智慧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特质,是上天赋予我们的珍贵礼物。
如今我们创造出了拥有类似智慧的机关人,这是否违背了天理?我们必须谨慎对待,否则必将遭受天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一位工匠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大家不必如此担忧。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