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北伐中原,兵临陈仓城下。
陈仓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守将郝昭治军严谨,凭借坚固的城防和城中将士的顽强抵抗,蜀军久攻不下。
诸葛亮深知,若继续强攻,不仅会造成大量伤亡,还可能贻误战机,影响北伐的整体战略布局。
就在诸葛亮为此事愁眉不展之时,军中一位名叫赵宇的年轻谋士求见。
赵宇对天文、机械等领域颇有研究,他带着一个精心制作的装置来到诸葛亮的营帐。
这装置看似复杂,由一个巨大的木盒、一组透镜和一个可转动的圆盘组成,圆盘上绘制着各种神秘的图案和符号。
赵宇恭敬地向诸葛亮行礼后,说道:“丞相,我有一计,或许可助我军不战而屈人之兵。
此乃我研制的幻灯装置,通过光线折射,能将圆盘上的图案投射到远处。
如今城中百姓和守军人心惶惶,我们可利用此装置制造‘天兆’,配合谶纬之说,动摇他们的军心。”
诸葛亮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问道:“具体如何操作?”
赵宇解释道:“丞相,自古以来,百姓皆敬畏天命。
我们可将一些预示陈仓城必破、投降方可得救的图案投射到城墙上,再散布相应的谶纬谣言。
如此一来,城中军民定会心生恐惧和动摇,我军便可趁机劝降。”
诸葛亮思索片刻,觉得此计可行,便同意了赵宇的提议。
当晚,蜀军在陈仓城外选了一个隐蔽的位置,安置好幻灯装置。
赵宇调试好设备后,将绘制着“天命归蜀,陈仓必降”
等字样以及奇异天象图案的圆盘放入装置。
随着转动圆盘,一道强光射出,那些神秘的图案和文字清晰地投射到了陈仓城的城墙上。
城中百姓和守军看到这一幕,顿时炸开了锅。
有人惊恐地呼喊着“天兆降临”
,士兵们也开始交头接耳,军心大乱。
与此同时,诸葛亮派出的细作在城中四处散布谶纬谣言,说这是上天的旨意,陈仓城若不投降,必将遭受灭顶之灾。
郝昭得知此事后,心中大为震惊,但他深知这可能是蜀军的计谋,便强作镇定,下令士兵不得慌乱,坚守城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中人心惶惶,士气越来越低落。
一些士兵开始私下议论,认为继续抵抗违背天命,不如投降。
诸葛亮见时机成熟,便派使者前往陈仓城劝降。
使者在城门前大声喊道:“郝昭将军,上天已示兆,陈仓城破乃天命所归。
将军若能顺应天命,开城投降,蜀军必以礼相待,城中百姓也可免受战乱之苦。”
郝昭心中犹豫,他虽忠诚于曹魏,但面对这诡异的“天兆”
和军心的动摇,也感到压力巨大。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郝昭最终决定开城投降。
诸葛亮兵不血刃地拿下了陈仓城,蜀军士气大振。
然而,这场看似完美的胜利却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
当时,社会上宗教势力盛行,人们对谶纬、天命等说法深信不疑。
赵宇利用幻灯制造“天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