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当场命题作诗-《最强三皇子》

第26章 当场命题作诗(第1页)

“诗王?二皇子?”

李孝承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重复了这两个人的名字。

他脸上的笑容意味深长,谁都无法彻底读懂。

而坐在龙椅上的李昱也有些弄不清楚,自家这三儿子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当说出当场作诗时,他还为其高兴,甚至激动的手指颤抖。

可如果换成命题作诗,那可就另当别论了,翻车的概率实在太大太大。

是太过自大?

还是真有这份自信?

“李孝承,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尤其是你,我李氏皇族之后,说出去的话,若是做不到,那便是有辱皇族颜面,后果你可想到?”

李昱沉声说道。

“额,父皇,后果倒是没咋想,难道我写不出来,你就不认我这个儿子了?难道我大哥和徐丞相还能要了我的小命?”

李孝承大的咧咧的回答道。

“庶子!”

李昱指着李孝承大骂道。

不过,嘴上骂的有多狠,心里就有多欣慰。

李孝承的态度虽然大大咧咧,感觉很不稳重。

但李昱知道,这样做才是最正确的。

李孝承若真是满脸认真,说什么作不出诗来,就放弃皇子的身份,从今以后跟李氏皇族没有任何关系,李昱才会勃然大怒。

大丈夫该强硬的时候就该强硬,该模棱两可的时候也应该模棱两可嘛。

他这一国之君,方才在涉及晋国之事时,不也是莫名其妙的吗?

从这一点看出,李孝承有乃父之风啊。

那种没有脑子,一根筋往前冲的,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活活撞死了。

“嘿嘿,父皇,我这不也是说实话而已吗,我上辈子不知道救了多少人,此生才能投胎到李家,成为您的儿子,这等好事儿,傻子才会主动放弃呢。”

李孝承又轻飘飘的拍了便宜老爹一记马屁,

很显然,老爹那头很受用,收回了手指,又不易察觉的点了点头。

“少嘴贫了,既然你想命题作诗,那诸位大臣不要看他是朕的儿子就放水,赶紧开始吧,朕也想看看这小子读了十几年书,到底有多少斤两,一首边塞诗确实能够提气,但也只能提气。”

李昱说道。

这句话,表面上看是对李孝承自大的不满,让文武群臣出点难题。

实则是在提醒百官,一首边塞诗不够,多来几首才好。

没办法,谁让他儿子会写边塞诗呢。

这就不是现场命题了,而是在考李孝承边塞诗的储备量。

算是老爹给他开了个后门。

李孝承也是个人精,感受到了老爹的善意。

记下恩情的同时,也没有把这次考核当回事儿。

他肚子里可是放着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什么题材没涉猎过?

别说是地上的事了,就算是天上的,甚至于神鬼仙魔,都不在话下。

就比如什么,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重,仙人抚我顶,白发受长生。

这种类型的诗句,在大黎还没有出现过。

李孝承若是吟出来,那绝对是震惊四座,配得上开山立派四个字。

“三皇子殿下,眼下我大黎四面环敌,除去南方的那群敌夷,北方的那群蛮子也对我大黎国土虎视眈眈,不知三皇子殿下可否也写一首对战北方蛮子的边塞诗呢?”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