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贵鑫看在眼里自是欣喜的,心想可是你家女儿贴着我家儿子,又不是我们上赶着要成亲。
一路上从大门到饭厅,四位长辈憋着劲勾心斗角,真正坐到饭桌上却沉默是金。
桂芳华暗自摇头,看来僵局还需要自己打破。
她悄悄拍了拍旁侧的陶沙,说道:“吃饱了就告诉我。”
未等陶沙领会其中意思,桂芳华已招呼起来,“我和陶沙难得回家一趟,两家也难得重聚。
就让我以水代酒,庆祝我们这次团聚时刻。”
小辈笑脸相祝,长辈也不再绷着,一轮酒过后,大家纷纷举箸,谈笑间氛围融洽。
毕竟是相处了十几年的关系,推杯换盏间又回到往日时光。
桂芳华率先提起自己喜欢吃的水煮鱼蛋,桂母接话道一天三顿都吃不腻,非让家里厨师每日必做,哪里有鱼年年都产卵?陶贵鑫也想到陶沙小时候的固执,为了看戏,瞒着家人说发烧,借着跑回房内休息的功夫,偷溜出门。
等到大人心急火燎地发现他不在家,他还慢悠悠地哼着戏往回走。
童年趣事像一股股暖流,融解横亘两家之间的坚冰。
桂芳华和陶沙在话语间,再相视而笑,眼内都流露出舍不得。
这份平常是离家多年的异乡人永远珍视的宝藏。
陶贵鑫见酒过三巡,是时候提出正事了。
便郑重地倒上一杯酒,预备敬给桂父。
桂芳华眼疾手快,一手挡住陶贵鑫的动作,一边问陶沙道:“吃饱了吗?”
陶沙愣愣的点头。
“各位,童年的事回忆的差不多了,有兴趣听我讲讲在苏联留学的故事吗?”
“好啊,好啊。”
陶贵鑫复坐下,“芳华出去这许多年,还不知道有了什么新鲜的经历呢?快给我们这些老古董讲讲。”
桂父和桂母听闻,脸色骤变,好像知道有可怕的事情要发生,急忙挽回道:“这些陈年旧事讲出来做什么呢?要不我们谈谈眼前的事吧。
比如……”
“娘!”
桂母被桂芳华呵住,“有些事一旦发生,是不可能被掩盖的。”
陶沙这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饭桌上的气氛已起了微妙的变化。
陶贵鑫晕乎乎的,忙不迭地问道:“怎么了?我就爱听陈年旧事!
芳华,你快讲。”
“好。”
在外人眼中离经叛道的经历,在父母的耳里却是艰辛又凶险的旅程。
桂父和桂母起先听着,本还有不屑和责骂,后都化为对女儿的担忧。
当初对女儿不告而别的愤怒,都化为绵长时间中的思念。
直到收到桂芳华从苏联寄回的信件,那份又爱又恨的心,才终于着地。
而桂芳华的这段经历,除了一同陪伴的赵国生,她几乎没有向外人倾诉过。
所有的苦楚都独自吞下,所有的委屈都独自消化,才练就她如今强大的身心。
可说着说着,她竟哽咽起来,是看到父母眼中闪烁的泪光,还是已为人母传递给她的多愁善感?她擦干泪,打算继续讲下去,桂母制止了她。
(第5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