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旁听-《我与清风共明月》

第十六章 旁听(第2页)

沈浪读书时主修的国画,国画的精髓在于“色不碍墨,墨不碍色”

沈浪将朱膘、藤黄、曙红挤在调色盘上,并调入少量的石绿和白粉。

“你们俩往这边站。”

余晖将尽,目视快看不清五官,沈浪便让金凤和杨琼芳往灯下站。

这样挪着挪着,沈浪非常自然地移到了王冠龙的位置。

“你往旁边挪一下吧,反正你也不交作业。”

王冠龙被沈浪怼得哑口无言,只好笨拙的拿着画架往一边去。

陶沙见到这一幕,别过头偷笑起来。

沈浪大学四年的绘画学习,给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他拿起画笔时,心中已有画面,下笔毫不停顿。

王冠龙渐渐被沈浪所吸引,那行云流水的走笔,让他忘了到来的目的。

慢慢的,水墨画渐渐成形。

不少学生站在沈浪身后欣赏画作。

陶沙一一走过其他学生的画架,最后来到沈浪身旁。

沈浪身旁已围观四五人,陶沙只能站在外围遥遥看着。

画中是两位身着古装的女子,不过并不是金凤和杨琼芳的模样,但从她们相依的姿态,仍看出这两个人物是延伸于她们。

两位女子向远处眺望,似期盼似担忧,而在那隔着万重山的远处,一队士兵正执器厮杀,保家卫国。

再远一点的天边,飞翔着一只雄鹰,它久久盘旋在空中,好像在传达远方的思念……一股悲恸之意从陶沙心底油然而生,现下的中华大地并不平静,北方仍有战事(直奉战争)发生,而在此等局势下,受苦的只有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

上海尚且是一座安全岛,可不知这份安全能维持到何时呢。

而这份安全带来的祥和生活,自由的绘画,自由的表达,自由的追求梦想……能实现的有多少呢?陶沙当然希望这些都是自己多虑了。

他为沈浪的才华所折服。

虽然两人平时吵吵闹闹,很少谈及工作上的事。

但陶沙深知,两人是互相佩服和尊重对方工作的。

陶沙也知,虽然沈浪报考电影学校有几分玩笑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来自于他对艺术的追求。

就拿这堂课来说,每个人都是依据真实环境和人物来拓展故事。

唯有沈浪,依靠思维的发散,超越年代和时空,绘制新场景,描述出新故事。

毫无疑问的,沈浪有做美术工作的天分。

他期待朋友的才华得到更大空间的展示。

看来,是需要抽空与沈浪聊一聊了。

王冠龙见沈浪的画作就要绘制完成,才想起自己的画还是白纸一张。

他急忙扒开人群,回到座位拿起画笔胡乱挥舞。

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沈浪,只有杨琼芳瞥眼看向王冠龙。

没错,只有这一刻她才敢光明正大看向他。

而金凤早因为坐得太久,而靠在杨琼芳肩上几乎睡着了。

终于下课了,“啪啪啪,”

一阵鼓掌声将金凤吵醒。

她睁开眼,只见大家都围在沈浪身边。

“没想到你还深藏不露啊!”

“沈大画家,能不能请你帮我画一张肖像啊!”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