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时,他尽心做好一位导演助理的工作;下班后,着手写作《海上生明月》的剧本。
艺术的展现,自然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持。
他在闲暇之余,也在打一些零工,比如翻译俄国剧本这件事。
陶沙在东吴大学时选修过俄文,虽然说得不利索,但书本上的俄文还是读得通的。
不过偶尔有读不懂的俄文,还得请教桂芳华。
“你最近怎么那么多俄文上的问题啊?”
桂芳华刚一上楼,就看到陶沙坐在她宿舍门口。
“芳华姐,您回来了!”
陶沙跟着桂芳华进屋,嘴里还不忘念叨着,“本是不想麻烦您的,但这个单词我翻遍字典都没找到,只能来请教您了!”
桂芳华将大衣半脱下,故意调侃道:“我这口气还没歇匀呢,不给我倒杯水?”
“我也不是特别着急,就是截稿日快到了……”
陶沙腋下夹着剧本,手忙脚乱地倒了一杯水。
“你当心些,不要水没倒成,杯子先跟我打碎咯!”
桂芳华伸手抽出陶沙的剧本,翻看批改起来。
陶沙立马拖来一把椅子坐在旁边。
灯光微弱,仍照亮陶沙求知若渴的心。
“给!”
桂芳华站起身活动脖子,最近为筹措物资东奔西走,感觉浑身上下都不利索。
陶沙埋头盯着剧本上批注的红字,勾画的要点,不时点头认同,心境随着剧本而起伏。
陶沙一拍大腿,兴奋道:“还是芳华姐厉害!
您这么一顺,整个故事都鲜活了!”
桂芳华倚在窗边看向陶沙,头发乱蓬蓬的,定是方才想不通意思挠出来的。
脸上胡子拉碴,纵使不修边幅也遮不住帅气脸庞。
“芳华姐,我先回去整理。”
陶沙迫不及待想把完整的剧本誊抄下来。
“你等等!”
陶沙不明所以地转头,挥挥手中的剧本,“还有需要修改的部分?”
桂芳华笑着摇摇头,“你是魔障了吗?过来坐会,我们姐弟俩好好聊会天。”
陶沙心里着急,但也不敢违背桂芳华的意思,乖乖地坐回椅子上,不过脚尖却是向着门外。
“最近工作顺利吗?”
桂芳华除了做演员之外,还兼任公司工会工作,并不常常与陶沙见面。
“顺利。”
陶沙知道桂芳华从小就不喜欢简洁的回答,急忙加上一句,“导演们对我都挺好的,肯教我东西,我也听得明白。”
桂芳华点点头,陶沙的聪明劲是从小就显露的。
两人读同一所学堂时,常听先生们夸赞他敏而好学。
几年不见,当年的毛头小子也长大成人,桂芳华生出调侃的心思。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