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生不逢时 (第2/3页)
徒文自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至于自从新内阁制度出台以来,从未有过内阁次辅在前任内阁薨逝之后成功组阁的先例。
哪怕这位林应圣,有可能是自改革以来,屁股坐的最稳的听政也无济于事。
他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朱棣,首先得稳住他,在此之前,朱先樆不允许出现任何不稳定因素,一但林应圣发现林亦奇“薨逝”的真相,绝对会不自量力地对朱棣出手,甚至有可能妄图让朱棣变回林亦奇。
这怎么说呢,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朱棣拥有林亦奇的一切,还能演不好一个林亦奇?
林应圣被朱棣戏弄,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了。
当然,也有可能林应圣足够清醒,但朱先樆与卢妙音不可能去赌这个微不足道的一点可能性,内阁首辅,文官之首,不能有这么大的破绽。
从后殿踱步出来的王小六并没有理会二位政客对次辅大人的算计,他更关心的是《永乐大典》被历任首辅们不约而同隐藏的那部分。
“林应圣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有所隐瞒?”王小六疑问道,毕竟在他看来,这位本来温文尔雅的次辅大人,已经因为林亦奇的疑似非正常死亡失去了理智。
“隐瞒?不至于,他应该是真的不知道。”卢妙音回答,自从知道《永乐大典》有未知权柄之后,他已经前后算了数卦,只可惜事关一尊近仙,而且已经结果,她什么都算不出来,但是以她的手段,林应圣是否欺瞒他们,还是心中有数的。
“《永乐大典》已经结果,我们想推人上去承继此法也无济于事,如此一来,只能寄希望于我们的总宪大人能在东昆仑探出成祖文皇帝的虚实了。”朱先樆无奈地叹了口气,这种命运全靠一个自己尚未完全信任的人的感觉实在不好,“知会卢、王、温三姓,想个法子,在组阁程序正式启动之前,摘掉林应圣的听政之职,只消用停职调查的理由拖住他,他就失去了候选组阁的资格。”
“动作要快,他可不是什么好糊弄的人,说不准已经猜到我们要做什么了。”朱先樆看向卢妙音,“只怕还得仰仗卢老。”
卢妙音自从那次出事之后,被迫卸去摄政之职,不过她毕竟是当时唯一的近仙,她卸职之前,觉得独裁制度有很大缺陷,便提倡改制了大明的执政制度,改称三议国,分为执政,掌军,监察三权分立。
卢妙音的职务便是监察皇帝与首辅,避免二者联手,也要避免此强彼弱,必须保证军权与政权的完全独立,直至出现了新的近仙,她又主动推动了,监察权的轮值,即轮值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