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章家里人-《古代流浪生活》

第 2章家里人(第1页)

余老爷子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女儿去都嫁出去了,几个儿子都娶妻生子,有两三个孙子都娶妻,重孙子都有两个。

余来娣大伯(余福水)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伯在镇上酒楼干活,大伯母在娘家帮忙杀猪,算是这是家里过得最好的。

在老爷子心目中地位最高,毕竟想着大儿养老。

二儿子(余福河)也就是余来娣一家,四女一儿,家里地位最低的,父亲地里干活,不忙就去山里打猎,山里没啥猎物就去县里做工。

李黄花家里大小事务都是她做,家里活干完还要下地干活,这家人真的可算是家里的牛马了。

三儿子(余福江)也是老头的心头好,家里最有学问的,现在老丈人私塾教书。

是一个童生,考了几次秀才都没有中就算了。

育有两儿一女,两个儿子都在私塾读书。

余家本是4间青砖大瓦房,一间堂屋,吃饭用,老大一间,老三一间,老二……,分了一间泥胚房(后面修的)。

老爷子美其名曰:“老大每个月挣500文的工钱,老三也在老丈人那教书,每个月也有三百文。

每个月他们除了日常开销,老大家会给家里200文,老三家会有100文。

就老二家没给家中上交钱。”

余老二心里也觉得亏欠,就把家里活给拦了。

时还能吃上肉,老三会带点糕点回来给老两口。

老两口算是家里最好过的,余老爷子每天就是去地里寻摸一番,没事就在家里做做木工。

老大老三随时回家拿粮,毕竟老大老三家里人也不少,每个月老大家要给几十斤粮,老三家也是几十斤粮,家里存粮着实不多。

在外人看来于老爷这是偏心,家里的活,地里的活,哪个不是他们二房出力,要说挣的最多的怕就是他们二房了吧。

家里所有小孩都要比二房的孩子壮实,奈何余老婆子说老二家都是赔钱货,以后要嫁出去的,给的吃食也是比较少的。

几个女娃长得都跟麻杆一样,全身没几两肉,个个都是干干瘦瘦的。

老爷子和老婆子心里都有杆秤,老二家是不能丢,给家里做苦力,当牛马,其他儿子才可以更好的在外面发展。

余老爷子随时在老二家叭叭叭,变相洗脑,导致余老二对他爹深信不疑。

余老爷子说啥余老二就觉得是啥,再加上他们二房之前一直没儿子,默认他爹的做法。

没分家孩子的孩子都大了,家里人越来越多,坐在一起吃饭都要开二桌。

实在住不开,就在房屋两边修了三间泥胚房,余老二一家住在最边上,一间泥胚房,泥胚房旁边还有一个茅草屋,那里面住着余青青,也就是他们女儿余来娣。

余老大家在镇子发展,除了逢年过节回家住住,平时一家人都在镇上租房子住。

家里这几间房,几个大伯的青砖大瓦房都是空着的,自己一家为家里当牛做马,到头来一间青砖大瓦房都落不到,留着家里落灰,都不给二房住。

她妹妹余有娣住在三伯家的泥胚房,弟弟余有福住在大伯家的泥胚房,就她爹不疼娘不爱,住在茅草屋。

就醒来这一会,外面一个女人骂声没听过,余青青知道这是原主的母亲,这个女人也是胎*神,几个闺女不当人,自己闺女都这么久没出门也不来看看,还想让原主出去给他干活,她怕不是在学想屁吃。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