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知道当时就算谁家有粮食,也不会轻易让别人知道的,毕竟人饿急了,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
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逃难的人都是忍饥挨饿,面泛菜色,我们就找那些面上看着红润不像是被饿着的人。
这么一找之下还真让我们给发现了那么一家,后来我也留意了一下,见他们到饭时,总会跑的远一些,这我才确定了,他们可能真的存有粮食。
虽然这样,但也不敢保证人家会不会收留孩子,不过总归是要去试试……”
后来他们两口子便趁着那家人再次准备出去做饭的时候,突然从旁边窜了出来。
噗通一声,就给那家人给跪下了,直接便哭诉着,说明了原由。
那家人中也是有老有少,本来被他们的举动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自已家有粮食的事情被发现了,来劫掠他们的。
不过在听完他们的诉求后也就松了一口气,同时心中也有些不落忍。
人家虽然知道自家有粮食的事情,但也没有坏了良心,将这件事情往外传。
或者是纠结一伙人来抢自已,也说明人家心地也不坏。
反而是抱着孩子,只为能让自家收留。
人家也说了,就算自家不答应,他们也不会往外传的。
这有粮食的一家子也不是什么无情之人,家里也有女人,要不是到了绝境谁又会将自家的孩子给送出去。
就这么一家人合计了一下,觉得这么小的一个孩子也吃不了多少,每天喂些米粥也也就养活了。
最后便答应了下来。
王家两口子见此高兴的同时有些不舍,不过他们也不会犹豫,毕竟孩子再跟他们在一起,迟早是个死。
后来他便向那家子打听了一下去处,想着如果自已能够活下来,报恩的同时说不定还能将孩子给认回来。
原来那家人姓胡,去处正是文县的酒泉镇。
那胡姓善人就说了:“粮食我们虽然有,但我们不能分给你们,给了你们我们家就得有人饿死,还希望你能够理解。”
王老板名字叫王根硕,这王根硕就回道:“您家心善,能够救我家孩子一命,已经是于我家有恩了,我们也不会做那些丧良心的事,您家就放心吧,如果我们夫妻俩能够活下去,他日必定登门拜谢大恩。”
就这样,王家就将孩子交于了胡家人。
刚开始王家两口子还能远远的吊在胡家人的后面,但最终由于饥饿,体力也就跟不上,慢慢的也就离得远了,直到再也追不上。
两口子想,既然去哪里也都是讨饭活命,倒不如也跟着去酒泉镇,虽然他们走的慢,但好歹也有了目标跟方向。
一路上是啃树皮挖野菜,就看靠着兜里的那块盐坷垃撑着,实在不行了,就一人舔上那么两下。
不过长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两人终究是撑不下去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快要饿死的时候,到了文县的地界,这里还好些,没有受到饥荒的影响。
又好巧不巧的碰了了一个熟人,这熟人还是王根硕曾经救下的一个过路商人。
与其有救命之恩的王根硕,那自然是被热情相待。
不仅有了落脚之处,后来更是让王根硕跟着他做生意。
王根硕还算是头脑灵活,很快便掌握了门道,开始自已做起来生意,后来也是发了笔小财。
有了钱,这日子也就好过了,期间也没忘记自已的孩子,花钱雇人到酒泉镇去打听。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