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影楼开业了-《财神大人请留步[快穿]》

第35章 影楼开业了(第1页)

时光一晃而过,来到九十年代初期。

崔何平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很稳定了,就是没啥突破。

这些年他靠工作攒了一笔资金,又身在开放最前沿的海城,他也曾用本金去把握风向做了一些生意,基本赢多亏少,目前十来万是有了。

比如他家乡的村子如今每户都在牟足了劲种花生,是因为他靠扩展的人脉给村里人找到了商机。

每年花生收好晒干了之后,都会有一批人专门去村子里采购花生米,送到县城或是别的地方榨成花生油。

花生油的价格并不便宜,好在花生的出油量一般在四五成左右,已经算不错了。

村民们质朴勤劳,种出的花生颗粒饱满,更是让产家满意。

但无论哪里的农村,花生都有人种却未必能被采购,不得不承认还是得有途径。

如今村子也与他刚穿书的时候不一样了,村民们通过种经济作物获取报酬,家家挣得多,农村建设自然也慢慢好起来了。

崔何平回去的时候还买了一辆摩托车放在家里,跟爸妈表示可以学一学考个证,如果村民也想用,来借就借给他们,但不要主动开口。

但也有人就算给他指了一条生财之道也懒得去做,比如二两爸,和别人整体对比下更显得落魄撂倒了,不过崔何平也不想管他。

他爸妈和村民一开始对崔何平不理解,到现在前者傲娇地出门吹嘘,后者对他夸赞不已,甚至想要仰仗他,不得不说还是挺爽的。

然而这种程度的“有钱”

显然还不够,反正系统一直没判定他暴富了,崔何平也只能继续在这个世界待着。

他一开始没想到自己会滞留书里许多年,也会想家想要回到现实爸妈身边。

但系统说无论书里过多久,现实时间是停滞的。

他要是想念父母,系统可以给他切画面,反正赵风闲又不会压榨人,他是很亲和的。

崔何平就靠着屏幕“思乡”

,感受时间忽快忽慢地流逝,终于过到九十年代,海城的证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开售了。

别看九十年代全民炒股,却也是分时期的。

初期大家都持观望和怀疑态度,有的铁饭碗工作者因为炒股还被解雇了,新事物出现人们思想总要保守一段时间。

但崔何平无所顾忌,他在相关部门刚放出消息时就做了第一批尝试者,连忙带了现金去委托,再晚两年下岗潮经商炒股的人更多,就要去广场不舍昼夜地排队了。

穿进年代文不利用信息差搞钱那还有什么意思?

与此同时婚纱摄影也慢慢引进海城了,崔何平不打算再等,做第一批吃螃蟹的总能捞到更多。

如今照相馆还没有受到影楼的大幅度影响,生意很不错,崔何平最纠结的就是怎么在店里红火的时候提辞职这回事。

老板和员工只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又不是卖身,来去应该自如;

不要觉得是老板给了你机会,而是你自己有能力胜任了这份工作,有没有你他都要招人;

多谢老板给了我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但我对于未来有了不同的规划和展望……

崔何平把以前自己当打工人想要辞职时的心态和网上看到的辞职话术想了几遍,发现他不能和照相馆老板这么说。

他和老板虽然是双向选择,但这些年自己跟对方确实学到不少。

倒不是说摄影技术,而是学对方的为人处世,如何积累人脉,把握机会等等。

他和老板就算不是朋友,对方也是他的贵人之一,何况他心里还是把老板当朋友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