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璟目光闪动,沉吟片刻,看向张颖之。
“想必张卿已有应对之策?”
张颖之拱拱手,却看向旁边一位国字脸,短须,约莫五旬年纪的大臣,问道:“敢问王尚书,如今国库几何?可堪久伐?”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户部尚书王玄,先是看了一眼御璟,见后者点头之后,正色道:“天佑大梁,近四年,风调雨顺,南方连年丰收,粮储充盈甚巨;各海关课司上缴水运漕赋可观,国库钱粮充足。
可用久兵。”
“如此甚好!”
张颖之点点头,又看向齐威:“齐尚书,兵器甲胄以及战马可充沛?”
齐威点头,“自是充沛!”
“陛下!”
张颖之起身,“此间之局,只需下旨,户部统筹洛阳周边府县一切供给,源源不断运往洛阳。
不必计较中途损失,叛军烧一车,我们就送十车!
烧十车,就送一百车!”
“只需向洛阳表明,朝廷是不会放弃洛阳的!
城内军民必将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不错!
张相所言极是!”
李云鸿接口称赞,“此来也是告诉靖逆,一时失地不算什么,我大梁正统坐拥天下五十八州,中原沃土、鱼米江南,皆心向朝廷,我们有足够的财力物力,足够的时间来平定叛乱!”
御璟一展愁眉,目光果决,“卿等所言甚善!”
“即刻下旨督办!”
“臣等遵旨!”
深夜,毓宁斋,竹屋内烛光摇曳。
早上练完剑后,御绡和青梅离开。
我塞给青梅一张方子,嘱咐她去药膳司找齐上面所列的药材,每天放入御绡的浴汤中。
青梅虽然惊讶,但也没说什么。
我坐在灯下,望着桌上的一本书出神。
那天借机从武库里带出来的《昆吾经》。
屋内光影斑驳。
闭上眼,澜沧江边,那个衣衫褴褛,醉醺醺的道人说的话,历历在目。
“天地阴阳,死生不逆。
此乃世间铁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