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峰远离村镇,地处偏僻,人烟稀少,所以野生动物非常多,陷阱做好不久就能收获一只野兔,叶羲知很是满足。
将陷阱再次弄好,叶羲知提着这十来斤的野兔回到了道观。
莫不通惊讶之余,却是欣喜异常。
由于年老力衰,无法捕猎,道观又远离人烟,想买点东西都困难。
他已是好些年头未尝荤腥了。
将野兔处理后,发现膳堂内除了粗盐就没有别的任何调味料了,叶羲知只能将就下,将野兔一锅炖了。
炖了近一个时辰,两人早已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不到一刻钟,半锅野兔便进了肚。
或许实在是太饿了,这随意的炖煮,叶羲知竟然吃得美味至极。
回到静室,泡上一壶热茶。
叶羲知说道:“莫道友,以前观内粮食是如何获取?我看这小青峰附近也无人烟。”
“下山后沿小路走大概半个时辰就能上官道,官道往南走二十里便是磐安镇。
观内粮食都是镇里张二粮铺每月初十给背上山来。
今日初八了,后日便有粮食上山。”
莫不通吹着碗中茶沫,苍老的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
“后院开了几垄地,种了一些蔬菜,这两年身体不行了,疏于打理,这蔬菜不提也罢。”
随后长叹一口气道:“小道几十年来,不事生产,终日奢望入得仙门,年轻时存下一些银钱到得今日已是囊中羞涩。
既然今日叶仙提起,索性小道也不再遮掩,非是小道吝啬,实是观中确无待客之物。”
莫不通也是生怕哪里招待不周引发叶羲知不快,而导致他离去。
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解释一番。
叶羲知这才知道为何那青菜白粥里的米能数的清。
他出身于中医世家,祖上数辈都是有名的中医。
几代以来都是子承父业,多年行医,家资颇丰。
所以叶羲知从未因为钱财发过愁。
自幼叶羲知随父亲学医,读遍了家中医书,后来叶羲知渐渐迷上了道家文化,大学竟然考入了道教学院。
所谓十道九医,道医本同源。
中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从道家文化中衍生出来的。
药王孙思邈,神医华佗,医圣张仲景,这些名垂千古的人物无一不是道家中人。
中医药的发展和道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