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秦轩点了点头,以多尔吉为圆心,以三步为半径,开始绕圈。
“燕国贵使,现在是什么月份?什么季节?”
燕国使者毫不迟疑地道:“现在是四月底,春末。”
“好。”
秦轩继续绕圈。
“燕国贵使,你这二十万大军中,有三成——也就是六七万的农民春耕时节不种地,跑来两国边境打战,他们家里的土地怎么办?谁来种?荒弃不要了吗?”
多尔吉微微一怔。
“我大军之中,杂役仆从并非都是农民,也有服刑之人。”
秦轩停住绕圈,看了燕国使者一眼。
“不错,的确会有的。
不过燕国贵使想必读过这样一段兵法古训: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举兵十万打仗,要用到上千辆车,跨越上千里来运送粮食,耗费十分巨大。
光是负责运送粮食的人员,每天就得消耗很大一部分。
运送二十份粮草,最后真正运到作战士兵手里的,往往就只剩下一份。”
“燕国贵使,你读过吗?”
北燕使者点了点头,“不错,这段话出自《孙子兵法》。”
秦轩微笑看着他,点了点头。
“贵使熟读兵书,难怪如此犀利。”
“燕国贵使,你既然读过《孙子兵法》,一定知道凡用兵者,必须顺应天时,占据地利,获得人和,可是燕国却在农耕时节用兵,不占天时;劳军远行,用骑兵攻击我大梁城池,不占地利;无端挑起战事,师出无名,不占人和。”
“燕国使者,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你都不占,谁给你的勇气来攻击大梁?谁给你的勇气向我大梁索要三座城池?”
“梁静茹吗!”
“这……”
被秦轩一连串灵魂拷问,多尔吉微微一顿。
看到这一幕,大梁君臣全部愣住。
到底谁是梁静茹?
多尔吉不愧骁勇,短暂顿挫之后,他迅速恢复镇定,傲慢道:
“越王所言句句珠玑,字字犀利,多尔吉佩服,不过越王说起这些,多尔吉也想反问殿下:难道战事一旦开始,梁国就占据天时吗?”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