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诗这几天没到医院去看李文博,其实,她心里一直惦记着李文博。
后来,她听说是费娜娜拿出了两万块钱替李文博垫付了医院的押金,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自己作为李文博的女朋友,却没有钱替他垫付。
她想买些水果、营养品之类的东西让陈婉月送过去给李文博,可是,却囊中羞涩。
于是,这一天中午放学后,她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
张若诗他们家位于长远县西南方向的农村,距离集镇兴盛镇上还有一段距离。
他们张家庄上稀稀落落地住着几户人家,因为有钱的都到城里去买房了,青壮年大多到沿海开放城市打工去了。
庄上剩下的大都是一些老弱妇女。
张若诗他们家是三间水泥砖瓦房,门朝南开,拉了一个院子,院子的左边有一间厨房,在院子的中央有一口压水井。
张若诗他爸名叫张春富,也没什么文化,年轻的时候一直干瓦匠活,由于孩子多,负担重,所以,他便经常加班加点地劳动。
直到后来有一天感觉到两条腿的膝盖已经疼痛难忍,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得了髌骨软骨软化症,膝关节的前侧疼得要命,尤其是在蹲下或者上下楼梯时,更是疼到骨头里。
医生说,这就是由于过度劳动造成的,让他从此以后不要再干瓦匠活了。
没办法,张春富从此告别了熟悉的工地,回到了家中,他没有收入,还要花钱买药,定期去医院检查,整个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张若诗妈妈夏秋香一个人的身上。
农闲之余,她妈妈就从集镇上接一些手工活到家里来做,贴补家用。
大弟张若文上高中,小弟张若武上初中,再加上张若诗上大学,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家中已经债台高筑,负债累累。
即便是想吃一顿肉,都要斟酌再三。
这一天上午。
夏秋香正在家中做手工活,门口来了一个胖大的女人,脸圆屁股大,面相凶悍。
这女人非是旁人,乃是张春富的堂嫂,人称“母夜叉”
孙桂花。
今天孙桂花的脸色很不好看,她嘴里歪叼着一支烟,刚一进门,双手插着腰,用手指着夏秋香说道:“姓夏的,你们家欠我们家一万块钱,到底是还,还是不还了?”
夏秋香一看是她来了,赶紧丢下手中的活计,站起身来满脸堆笑,说道:“呦,我当时谁呢,原来是嫂子来了,快请进屋坐吧。”
“夏秋香,你甭和我演戏,三年前,你和我说三个孩子要上学,没有学费,我心想总不能不让孩子上吧?
于是,我便心慈面软,借了一万块钱给你们,可是,时间过去这么久了,你提也不提还的事,啥意思?
你们就想赖着不给了,是吧?那要照这么说,这好人还做不得呢。”
“嫂子,你出手相助,慷慨解囊,我对此表示感谢,那前两年的利息,我不都已经给你了吗?”
“啥意思?付利息,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吗?
付利息,就不用归还本金了吗?咱们家又不是开银行的。
我给你的利息已经算是很低的了,二分的,一年才两千四百块钱,我若不是看在一家人的份上,我最起码得收你四分的利息。
你抓紧时间把那一万块钱的本金和去年的利息结给我,加在一起,共是一万两千四百元,因为现在有人要出五分的利息借我的钱。”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