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赵尚皱眉看着巧梅身后推车的男人,两人看着很熟。
“知道我回来了,接我呢。”
在门口看到赵尚,巧梅也很意外。
“你去干什么了?”
阴沉着脸问道。
“我跟孙大哥,我俩去拉桌子了,给你写字用的。”
赵尚非常不喜欢‘我俩’这个词,尤其这个词不包含自己。
“已经有桌子了。”
赵尚不喜欢这个桌子,更不喜欢搬桌子的人。
“那个桌子不行,还是换一个吧。”
之前那张桌子不适合写字,每次写字桌子就会乱晃,赵尚总是要用手固定桌子,这样写字很累。
虽然赵尚没有抱怨,但是巧梅一直都看在眼里,一直找机会换一张桌子。
后来,听客栈的张哥说有一个大户人家要搬走,很多家具都不要,便去碰碰运气。
“这个桌子多少钱?”
赵尚问道。
“一两银子。
这次买对了吧。
这个桌子很稳当,以后你写字不用那么累了。”
巧梅也想不到能够买到那么好的桌子,话里话外都透露着‘快夸我,快夸我,我好会买东西的’。
然而,让巧梅失望了,赵尚并没有夸赞他,而是围着桌子转了一圈,若有所思的模样。
“为何大清早去搬桌子?”
赵尚问道。
“诶,早上凉快,早早地把桌子运过来,也让巧梅少一桩心事。”
热心的孙大哥抢答,“过来搭把手,这个桌子真沉。”
一边说,一边把绳子解开,招呼巧梅搬桌子。
赵尚看了看认真搬桌子的两个人,想说些什么,后来想了想,没再说什么,一甩袖子,回房间歇息了。
“你弟弟脾气不小啊。”
孙大哥打趣地说道。
“是啊,我弟弟脾气大,本事也大。
我都听他的。”
一直在屋里捏着袖子的赵尚听到这句话,松了袖子,勾起了嘴角。
炎炎夏日,暴晒的午后,赵尚到书肆送完书,走在回家的路上,像是想到了什么,转弯,往与家相反的方向走去。
安平镇是距离姑苏城最近的乡镇,是去姑苏城的必经之路,姑苏城每日定点开关城门,安平镇是那些被关在城外商贾游侠最好的选择,在这里经营最多的就是客栈酒楼,在这些酒楼中最有名的,当数摘星楼。
摘星楼有名的原因不是因为高,而是因为大。
这里有上百间客房,还有仓库,供来往商贾存放商品。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