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矛盾激化-《陈默的天空》

第30章 矛盾激化(第2页)

他觉得校长是在针对自己和他所倡导的教学改革理念。

陈默忍不住在大会上站起来,“嚯”

地一声推开椅子,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他涨红了脸反驳道:“校长,我们所倡导的创新教学并不是忽视基础知识,而是通过更有趣、更有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您这样片面地看待问题,会让教师们对改革产生误解。”

校长没想到陈默会在大会上公然反驳,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手指紧紧地指着陈默说道:“陈默,你这是在挑战学校的管理权威。

这个绩效考核方案最终还是要由学校领导班子决定,你不要一意孤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台下的教师们面面相觑,有的教师紧张地握紧了手中的笔,有的则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幕。

这场矛盾的激化让学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陈默所代表的教育改革创新力量,另一方面是校长坚守的传统教育评价观念,而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到一个既能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又能推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绩效考核方案,成为了摆在青龙镇中心小学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日子一天天过去,学校里的气氛愈发压抑。

陈默试图再次与校长沟通,他精心准备了一份更为详细的方案说明,里面包含了周边地区成功推行综合素质考核学校的数据对比,以及本校学生在综合素质提升后在各类竞赛和活动中的出色表现。

他走进校长办公室时,内心忐忑却又充满期待。

“校长,我想再和您谈谈绩效考核方案的事。”

陈默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

校长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疲惫和不耐烦:“陈默,我以为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还是要以升学成绩为主。”

陈默深吸一口气,说道:“校长,您看这些数据,隔壁镇的小学在推行全面考核后,学生的升学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因为综合素质的提升,在重点中学的选拔中更具优势。

而且我们学校的学生在科技小发明比赛、文化艺术展演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都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成果。”

校长皱了皱眉头,接过资料随意翻了翻:“这些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代表整体。

我们不能拿学校的命运去做试验。”

陈默着急地说:“可是校长,如果我们不改变考核方式,教师们只会为了考试而教学,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会被扼杀,这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才是不利的。”

校长有些恼怒地把资料扔在桌上:“你不要在这里教训我,我在教育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还不知道什么对学校好吗?你要是再这样纠缠不休,我只能认为你是在故意捣乱。”

陈默看着校长如此固执,心中满是无奈和失望,默默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教师们也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左右为难。

一些支持陈默改革方案的年轻教师,想要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但又害怕在未来的绩效考核中吃亏;而一些老教师,虽然习惯了传统教学,但也看到了改革带来的一些积极变化,他们不知道该站在哪一边。

在办公室里,教师们的交流也变得小心翼翼。

曾经热烈讨论教学创新的场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默或者轻声的叹息。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这种矛盾更加凸显。

原本应该是探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的会议,却被绩效考核的阴影笼罩。

一位年轻教师提出想要开展一个跨学科的实践项目,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但马上有老教师担忧地说:“这个项目虽然好,但是如果在考核中不被认可,我们岂不是白忙活了?”

陈默试图鼓励大家:“我们不能因为考核方案还不确定就放弃好的教学尝试,只有我们坚持创新,才能让校长看到改革的价值。”

然而,他的话并没有得到太多响应,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教学工作开始出现一些混乱。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犹豫不决,既不敢完全按照传统方式教学,又不敢大胆创新。

课堂上,学生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往日活跃的气氛变得沉闷。

一些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学生发现活动的组织和支持变少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学校的教育氛围突然发生了改变。

陈默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他决定联合一些教师,共同向校长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他们加班加点,将传统的升学成绩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进行了合理的权重分配,既突出了升学成绩的重要性,又能体现对教师教学创新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鼓励。

当陈默带着这个方案再次走进校长办公室时,校长的态度依然冷淡。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