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富士山下》

第11章(第1页)

>

办公室里其他任课老师,哪怕是闵行不认识的,也纷纷围在两人旁边劝起来,办公室里瞬间又热闹了起来:

“我家老头也顺路。”

“我孩子周五的时候打疫苗,也顺路。”

“我家车也顺路,唉,闵行爸爸,你说咱们这么多车还不够孩子坐吗?”

“这么好一孩子,就这么去了普通学校,这才不叫个事儿啊!”

谁都知道不方便接送只是个幌子,可是一个老师说一句,就这么把爸爸的话架了起来。

男人毕竟都好面子。

“行吧,那我签字。”

爸爸终于松了口。

白皮鞋在视线里消失了。

就这样,经过一番波折,闵行也算是进了实验中学的校门。

实验中学,不愧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名校。

学校虽然没有刻意设置限制条件,也不进行划片招生,但能进入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家境殷实。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几个老城区之间教育资源的隐形垄断,学校里的学生几乎都来自市区那几所重点小学。

闵行并非出身于重点小学,以至于开学后,每当有人问起她:

“你是哪个小学毕业?是玄小还是哪个?”

她总是会尴尬地回答:

“没,都不是。

我这个学校很远也很小,你们不认识的。”

九月,阳光依旧炽热刺眼,可空气中却已然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秋意,这个时节,穿短袖短裤依旧十分合适。

来学校报道的那天,闵行坐的邓老师家的小轿车。

车座不是皮质的,而是套上了邓老师自己亲手做的纯棉座套。

布料大概是从菜市场裁来的,套上以后图案不是很规整,副驾驶靠背处还印着一个被拉得有些变形的米老鼠。

车的前头,摆着一个太阳能的小苹果装饰,只要车子行驶到没有阴凉的地方,小苹果叶就摇过来、摇过去的。

闵行上车后,与邓老师闲聊起来,这才知道李老师的媳妇根本没有工作,而李老师也买不起汽车。

很多年后,闵行曾问起李老师,要是自己当时真的去了实验中学,没车接送怎么办。

那时的李老师已然满头白发,王致和豆腐乳的瓶子也换成了高级保温杯,不过茶叶好像一直没有换,依然是茶叶店里最便宜的茶沫。

而李老师却是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骑自行车总能到的,大不了就早点开始骑。

只要你不说苦就行。

后来闵行也爱上了骑自行车,她想多半是因为李老师的那番话。

自行车,它既不会像汽车那样突然没油抛锚,也不会像电动车那样突然没电,更不会没处停。

它能给予人一种最微不足道却又无比实在的安全感。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