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孝,当今皇帝李隆基亲自为《孝经》做序并注解,使它和《论语》一同成为大唐学子的必修之课。
幼儿启蒙,更不能例外。
但是书上那些生硬又干涩的夫子教条,让孩子们昏昏欲睡,萧珪自己也觉得有些无聊。
于是到了课业过半之时,萧珪将书本一合,不讲了。
昏昏欲睡的孩子们顿时精神一凛,先生怎么啦?
“现在,我要教你们一点别的东西。”
萧珪站起身来,朝外走去一挥手,“跟我来。”
“喔!
!”
孩子们发出了惊喜的欢呼声,一窝蜂的跟在萧珪身后地,朝门外涌去。
院子外面,还有大片未曾融化的积雪。
“孩子们,怕冷吗?”
萧珪问道。
“不怕!”
孩子们大声回话,一个个的都感觉新鲜而兴奋
萧珪点头微笑,“好,现在开始,跟着老师一起做。”
“好!”
萧珪开始,手把手的教他们……堆雪人!
和寻常堆雪人所不同的是,萧珪在那其中融入了自己从英国学来的“美术雕刻”
之技法。
经他之手堆出来的雪人惟妙惟肖,颇有几分与众不同的艺术美感。
至于这些孩子们,萧珪叫他们想堆什么就堆什么,自己逐一指导并亲自协助。
孩子们一个个的,玩得很是起劲。
没多时,雪地上就出现了一群的……猪狗牛羊兔马鸡。
乡下的孩子,大抵只能想到堆这些东西。
“回课堂,烤火!”
萧珪一窝蜂的,又把这些小手儿冻得通红的孩子们,带进了课堂里。
烤完了火,继续上课。
这下,再没有一个孩子昏昏欲睡了,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萧珪心中暗自好笑,他们当中肯定不会出现米开朗其罗与罗丹那样的雕塑家。
因为大唐搞雕刻的,都只能是“工匠”
。
但是孩子,就该活泼可爱,充满想像力与创造力,这样才不辜负大好的童年。
如果想让他们学有所成,第一步,是让他们爱上学习。
下课之时,萧珪对他们说,如果所有人都能在月底的考试当中及格,老师就带你们去踏青春游。
孩子们欢呼雀跃!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