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龙抬头-《大唐第一闲人》

第1章 龙抬头(第2页)

再加上一小碟带着茱萸辣味的咸菜。

这样的早餐在大唐的乡村,已属丰盛。

吃罢早餐洗净了碗瓮,萧珪对着屋中那一面带有贞观镂印的百年铜镜整好衣冠,然后打开门走到了屋檐之下。

举目望去,院外结伴走来一群欢声笑语的孩童。

时间,总是被他掐得这样分毫不差。

萧珪一眼就将他们点完了数,九个,不多不少。

大的七八岁,小的不过五六岁。

看到这些穿着厚实冬裘的孩子们,宛如一群小企鹅笨拙而匆匆的走来,萧珪脸上再一次浮现出笑容。

孩童们看见萧珪,立刻止住嬉笑,连忙走到干净的院子里来。

整整齐齐站作一排,一同叉手抱拳,对萧珪弯腰下拜。

“祈福纳祥,先生安好。”

萧珪记得,自己曾在巴黎遇到过一位来自中国的专业茶艺师,用和这些孩童们一样的“叉手礼”

,跟自己打过招呼。

当时的感觉,真是古朴而亲切。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

,叉手礼于大唐最为盛行。

一个连叉手礼都行不好的人,定是要被人耻笑的。

所以,教这些孩子们行好叉手礼,也就成了萧珪这个乡间塾师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

他用左手握住自己的右手拇指,做出了一个“叉手礼”

的标准示范动作。

那些孩子们全都认真的看着萧珪的每一个动作,很用心的模仿。

有几个施礼并不十分标准的孩子,渐渐都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动作。

萧珪满意的点了一下头,“好。”

孩子们纷纷收拢了小手儿,用嘴哈气。

“冷吗?”

“不冷、不冷!”

孩童们欢快的回应,很多人已经把眼神,投到了那个雪人的身上。

萧珪说道:“今天你们谁能在午食之前,将《论语?学而》篇一字不差的通篇背诵,这个雪人就送给他。”

“好耶!

好耶!”

孩童们一阵欢呼。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