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家里俩孩子找工作,麻醉老师也不瞒着。
当初还多亏了安小月给的资料,俩孩子才能充分准备。
现在找到工作,也有安小月的一份人情在里面。
“勉强留下来了,厉害的人太多了。
儿媳妇的工作没问题。
儿子被安排去儿科,要培训、要考试,他愿意调,人家也就收下了。”
安小月默默听着,人家靠本事得到工作,她也高兴。
当初就怕遇到个眼高手低的,没被录用,反而怪她身上,要她送佛送到西,那才真的是没事找事做。
能留在龙金医院,赵主任也替俩孩子开心,“那也不错啊,愿意做,人家也愿意培养,专业的儿科医生缺口还是有的,而且收入也比其他科室的给得高一些。”
两老友聊着天,安小月一言不发。
合作这么多次,麻醉老师也看出来了,安小月是个内敛沉稳、明理通透的人。
是同龄孩子里,少有的优秀。
他和赵主任说话,她一个实习医生自然不好说什么。
他直接对安小月道:“谢谢安医生啊,俩孩子找到工作,我一定督促他们好好干。”
安小月谦虚道,“都是他们自己的努力,也愿意多学。”
大家都是聪明人,话点到为止。
妇产科得了三面锦旗,在京市第一人民医院如此艰难时刻,不免拿出来报道一番,以鼓舞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次日,医院关于妇产科得锦旗的报道文章,就发布在医院的工作网站里。
有的医生,工作一辈子也没有得过一面锦旗。
而安小月,只是一个在临床实习了两个月的实习医生,她却得到了。
认真看完报道文章以及里面的插图、旁白的人,都在佩服安小月的缝合技术,想着多练,有朝一日也要缝合得这么好。
那断章取义,只知道人家拿了锦旗的人,酸溜溜地说一句,“还不都是因为她的身份,姓赵的娘们舔着呗。”
各种言论弥漫,两个当事人都忙,也不在乎这些。
锦旗往墙上一挂,事情就已经结束。
至于别人怎么说,嘴巴在人家身上,说呗。
她们该收患者收患者,该上手术上手术,只管专注手里的事。
没有朱芮在,整个妇产科的氛围都松快不少。
在妇产科实习的最后一天,赵主任自掏腰包,请所有人喝奶茶。
在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安小月也加了不少实习医生的联系方式。
妇产科的实习工作结束,安小月受益良多。
除去医术不谈,更多的是赵主任那一颗对患者的仁爱之心,以及赵主任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技巧。
这些,都是临床必备的基本功。
夜深时分,安小月在电脑前写总结。
傅盛炀把幸运哄睡,也找来了书房。
他坐在一边,手撑下巴,悠闲看着安小月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总结。
从她的总结来看,对妇产科的实习,还算满意。
那一句‘当你专注脚下的路时,全世界都在为你让步’,傅盛炀看得感想徒增。
确实时,在和宝贝老婆结婚之前,他的世界只有工作。
外界什么声音,他都听不到。
他只想壮大长丰集团,让它走上顶峰。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