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踏恒河彻底,日行阎浮破冥。
若问深明宗旨,风花时度窗棂。”
见到眼前滔滔不绝,直奔东南的大河时,李律就知道他们已经到了终点。
“此乃恒河也。”
老子目光深邃的说道。
“此河从东土发源而来,哺育这西牛贺洲无数生灵,可谓功德无量。”
“前方应当就是天竺国了。”
李律接过话茬说到。
“天竺一国有婆罗门教,小乘佛教,其道异也,与我中土大不相同。”
老子复又说道:
“吾观其道,止于小乘,于空色二象中尚难超脱,更何谈普度众生?
吾欲传下大乘之道,教他西土出个圣人,引领众生,同登彼岸。
不知你意下如何?”
老子侧身问李律到。
“此事全凭师父做主,弟子不敢轻擅。”
李律躬身答道:
“只是弟子有一事不解,似这大乘超脱之道,师父为何东土不传,偏要不远千万里,来此西方传道?”
老子抚了抚胡须,轻叹道:
“东土者,宝地天成,人杰地灵;众生智慧具足,乃是炎黄子孙,秉承自强不息之理。
故世世代代皆有圣贤降世,广施教化,大道因之皆在东土而得兴行。
而这西方,地贫人愚,不服教化,蛮昧无知,为妖魔最喜之地,着实可怜。
要化此间,非吾上德之性不可,非吾大乘之法不度。”
老子说罢又是一声长叹:
“这西方到底是福薄之地,吾之大道教化,经年之后,当又回归东土。
此地可怜,复归蛮夷也。”
“吾师且收哀叹,若有此日,亦是此间众生不知惜福,不悟大道,信邪迷正,如之奈何。”
李律劝慰道:
“正所谓,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道法广大,难度不善之人。”
“罢罢罢,且同我去会一会可度之人。”
老子闻言,收起叹息之心,直催青牛渡河。
恒河水波涛汹涌,怎奈何青牛异种,过河踏波如履平地,不一时,已至对岸矣。
这正是:
“阅尽恒河水上波,声尘何似泡沤多。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