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之西,乃西牛贺洲,此地民风与中土大不相同。
衣冠皆异,或披毛戴羽,或裸露身体,更甚者,茹毛饮血,愚昧无知,蛮荒无礼,实堪怜也。
师徒二人每遇国度,便停脚步,随意觅地,宣讲道德以开化民智。
正所谓:
“随方设教,历劫度人。”
受老子道德之言感化,民皆移风易俗,师徒二人后每至一国,国主皆率众出迎。
二人去,则民皆从之,二人也不拒绝,任其自性,一路上从仅二人一牛,至今千百人相从,声势浩荡,广布上德之行。
然人心异也。
走到艰苦难行之处,从行者便又离去了,以至于到了这灵山秀水之处时,便又只剩师徒二人矣。
“师父,前方这山,处处透着灵光,一道青气盘旋缭绕,依我看来,有些仙气,想是有高真隐于此处。”
李律手搭凉棚,望着这一山秀气,向老子赞叹到。
“既有高真,不妨一会。”
老子点了点头说道。
二人遂往山上而去。
才至山门前,就见一道人率弟子以迎。
“头戴紫金冠,无忧鹤氅穿。
履鞋登足下,丝带束腰间。
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
三须飘颔下,鸦瓴叠鬓边。”
“贫道镇元子,昨日在荒山打坐,望见紫气东来,上德之性弥天塞地,知是道祖西游,特来迎迓。”
镇元子手拈玉麈,稽首行礼到。
“有劳道友相迎,吾区区一老朽,不敢当道祖之称。”
老子下了青牛,拱手还礼道。
闻言,镇元子亦是换了称呼道:
“道友一路辛苦,既至荒山,且留玉趾,吾有清茶相奉,还请道友宣讲大道,全我这一山徒儿求道诚心。”
“善哉,如此老夫叨扰了。”
老子点头应道:
“徒儿,过来见过大仙,大仙得道早矣,于大道之中另开一路,修成元婴,乃号地仙,为地仙之祖。
与我等同是玄门,为太乙之数也。”
“贫道通天道人,见过大仙。”
李律上前见礼。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