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公主远嫁,裙下臣他低声诱宠》

第37章(第2页)

这些鹤语不一定精通,能说得头头是道。

但是,南派和北派的区别,可就太好区分了。

琵琶最早是从河西流传到的大邺,最初也是在北地盛行,也保持着境外的弹奏特色,是横抱着琵琶。

后来,流入了江南上京后这些南方地区后,经过改良,到如今,南派早就没有了横抱琵琶的弹奏,几乎人人都是竖抱琵琶半遮面。

可是现在鹤语看着春娘的弹拨,却仍旧是横抱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现在在春娘手中,还拿着拨子。

这在南派中,几乎没有人再用这玩意儿。

大家都是用手指甲,涂抹熬制的药水,增加指甲的硬度,直接接触琴弦。

用拨子的,只有北派的人。

春娘口口声声说自己祖籍在江南,从小学习琴艺,但不论是从对方的手法还是抱着乐器的姿态,分明不是江南之人。

再说了,当年徐姑姑极力劝阻她跟老先生研习琵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在大邺的好人家的姑娘,琴棋书画的琴,以“筝”

、“七弦琴”

、“箜篌”

为上品,而琵琶,则是下九流的玩意儿,入不得眼。

也许在边境之地,种族众多,大家没有这样的顾虑,可春娘祖籍不是江南吗?

“那小姐可是来对了地方了。”

春娘说完后,一转身,伸手点了几个年轻的姑娘留下来,“《蓬莱几重》,你们几个还记得吧?”

这些年在江南流行的曲谱,她手中也有一份。

她们乐坊打的就是“江南琴音”

的名号,就连这里的所有姑娘的打扮,都是照着那上京和江南的女子们的喜好打扮的。

“拂柳,去把我的琵琶取来。”

春娘又对着身边最初那个带鹤语一行人进来的绿裙女子开口说。

《蓬莱几重》是琵琶主导,中阮和筝配合,箜篌辅助的一首仙气飘飘的曲子。

鹤语看见眼前的人已经开始摆出了位置,眼中这时候终于带上了几分兴味。

片刻后,“噔”

的一声厚重的琵琶琴音传出来,四弦在相上的泛音在急促跳跃,如钟声,又倏然收尾,像是在打开天宫之门

紧接着就是一阵缥缈中带着几分欢快的琴音,旁边的中阮和筝声也加入了进来。

鹤语微微眯着眼睛,听着眼前的弹奏。

她的表情看起来像是在享受,只有她自己知道,此刻出现在心底的疑惑。

昨日,钟世远对她好好介绍了一番这位春娘。

听闻其祖上是江南一带的名士,只不过因为早些年犯了事,一家被流放。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