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数字永生》

第2章(第1页)

笔记,也是她对意识数字化最初的设想。

芯片上刻着她最喜欢的一句话:"技术的终极意义,不在于征服自然,而在于理解生命的本质。

"

清晨的实验室内,只有计算机运转的微弱声响和张睿有节奏的呼吸。

他知道,今天可能会是一个改变一切的日子。

一个注定载入科技史册的日子。

在他身后,全息投影中的林诗雨依旧微笑,仿佛在鼓励他继续这场看似疯狂却又充满希望的探索。

第二章记忆银行:被编码的情感

清晨七点,张睿的神经接口腕表轻微震动。

这是江晓曼发来的消息提醒。

作为团队的伦理顾问,她要求今天讨论意识数字化项目的最新伦理评估报告。

张睿将目光从林诗雨的量子存储芯片上移开,启动全息投影。

江晓曼的影像瞬间在实验室中构建完成,她身着得体的学院风格西装,短发利落,目光如炬。

"张睿,我们必须严肃讨论项目的伦理边界。

"江晓曼开门见山,"意识数字化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人类尊严的根本挑战。

"

她的投影手指划过几份报告,复杂的数据和伦理分析图表在空中流动。

张睿知道,江晓曼绝不是简单地反对技术,而是要求在技术与人性之间找到平衡。

"我们不能将人的意识简单地等同于可以复制和存储的数据。

"江晓曼的声音透着哲学般的深沉,"每一段记忆、每一次情感波动都是独特的。

将它们编码,意味着什么?"

张睿沉默。

他当然明白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林诗雨的数字档案就摆在他面前,看似完美,实则处处充满疑问。

那些被量子计算压缩的记忆,是否还真正属于林诗雨?

"你知道赵德远的情况吗?"江晓曼继续,"作为首个意识上传的志愿者,他已经进入最后的评估阶段。

"

赵德远,一个晚期癌症患者,用自己的生命去验证这个颠覆性的技术。

他不仅是一个实验对象,更是人类突破生死边界的先驱。

"他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张睿平静地说,"这是他自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