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场,身前的掌声,代表你过去的名气。
下场,身后的掌声,代表台上表演的认可。
“这是我的掌声!”
胡炎心里当仁不让道。
头炮结束,效果应该算好的了。
当然,最后还得看郭德刚的态度。
谁让人家是班主呢?
刚一避开观众的视线,前面的高锋突然扭头,对胡炎竖起了大拇指。
“师叔,您的活儿真好!”
“你的马屁真一般,哈哈!”
胡炎笑道。
高锋脚步一顿,旋即也笑道:“我以后多练练。”
俩人没走几步,胡炎抬眼便见下场口蹲着几个脑袋。
脑袋下面挂着的脸,个个年轻有朝气,正是在这里学活儿的小徒弟们。
班子后台的规矩不少。
比如长幼有序,尊师重道,不许打架,不许乱跑,不许随地大小便……反正就是不少。
当然,各个位置也有讲究。
上场口,只允许“把场”
的长辈,或是即将上台的演员停留,其他人没事不得靠近。
而下场口,除了离场的演员,也允许小学徒们呆在这里。
他们每天来到后台,先是忙各种杂事,比如烧水泡茶,打扫卫生等等。
等忙完手上的事情,下场口便是最好的去处。
师哥、长辈们在台上的使活儿,他们便在这里跟着学。
什么动作、身段、表情、吐字、观众反应,可学的东西多着呢。
行话管这叫“熏活儿”
。
学艺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熏没熏过活儿,用不用心学,人勤不勤快,等你一上台便直接能见分晓。
手艺这玩意儿,上瞒不了天,下瞒不了地,中间连人都瞒不住。
站在台上,谁难受谁心里清楚。
无疑,胡炎上台不难受,下场口的这帮小学徒看他的眼睛都在发光。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