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公祭-《祖龙赤蛇》

第22章 公祭(第1页)

由于今年的正月来得特别晚,还不到二月就是春分。

春分那天,赵王行了籍田礼,邯郸城外进入春耕大忙季节,而早朝也在春分籍田之后恢复。

各官司在几天前就开始恢复办公。

恢复办公后,冯敬还是正常到尉使府办差。

公子正每天驱车过来上课,中午乘车回府,到点再回来。

每天两次,乘车在邯郸的街衢上招摇过市。

秦公子府在北城,而尉使府在南城,两地相距不下十里。

为了确保秦公子的安全,冯敬加强了对秦公子乘车路线的巡逻和警戒,特别是车乘经过的时间段内。

教室就设在尉使府的西塾房,除了赵正外,冯劫也在旁听。

冯敬果然多才多艺,授课时,并不是先习字,而是先抚琴,教赵正演唱要教的那首诗,然后才开笔习字。

每个字都要教授四种以上的写法。

教授书写时,冯敬亲自坐到赵正的身边,用一片简牍端正地写下要教的字,边教边解说书写的要领。

然后让赵正至少临写两遍,确认无误后,才让赵正自己临写,自己离开去办差。

赵正年龄还小,控制不住毛笔,而古文字又是弯弯曲曲的,字形繁琐,写起来十分不便,每每急得一头大汗。

不过,赵正展现了一名学霸的素质,第一天教认的“关雎”

(繁体是“關雎”

)两字几乎是书写的天花板,赵正在木版上写不好,就先用木棍在地上书写,由大往小了写。

在一旁的冯劫早过了小学这一关,但见赵正如此独具匠心,十分佩服,坐过来和赵正一起,也用木棍在地上书写。

由于音乐课占了不少时间,习字不久,就到了午时。

冯敬引赵正出来,亲手交给陪伴的王翦,送回公子府休息一时,下午再来。

冯劫将赵正的巧妙方法报告了父亲,冯敬沉默地看着赵正席前一摊烂泥,似有所思。

到了下午,赵正竟然就可以在木版上正确地书写了。

虽然笔划还显得稚嫩,但结字是工整的,而且基本可以成行列。

冯敬大加赞赏,用朱笔勾了好几个圈,表示功课完成得不错。

进入二月后,又是一连串的大日子:二月二、寒食和清明。

还没上几天课的赵正被冯敬放了假。

寒食节是祭祀的节日。

从长平之战至今六年,赵国几乎无年不战,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战死的亡灵。

但由于前几年战事紧急,只是各家各户自己草草祭祀了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