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使府是邯郸城内最大官司,在城南占了很大一片地,比冯家的小宅院要威风多了。
冯敬是尉使长史,尉使住在王城,尉使长史就是这里的主人,他要住这里,谁也挡不住。
入住后,冯敬让两个儿子守住门房,不许旁人进入打扰,自己则一卷又一卷地翻阅着尉府里收藏的各种公文,从旦至暮,不稍休息。
每天两餐都由夫人做好,年幼的冯劫来回奔波,将餐食送到尉使府来。
如此过了十天。
冯劫送饭回来时,报告冯敬,凡闻李府通报,明天秦公子府来访!
冯敬心里一松,看来秦公子府教师的职位并没有旁落。
按冯敬的想法,他对到秦公子府任职是十分向往的,秦公子的地位相比李崇,甚至李玑都要高出几个等级:那是秦王的嫡亲公子,岂是远亲别氏的公子所能匹敌!
加上自幼就在赵国为质,回国后,轻轻松松就是一个君侯,甚至很有可能成为太子、秦王!
李崇再怎么得势,能升到上大夫也就到头了。
他果断地封好各卷公文,锁好门,留冯忇在府中看守,自己和冯劫回到自己的家中,准备迎接贵客。
次日近午时,秦公子府一行四人来到位于狭窄闾巷冯家小院。
引导他们过来的,不是李崇,也不是冯敬的直系上司李公子,而是李牧。
秦府四人中,为首的身着秦国官服,乃是随同子楚来赵国的傧相;身后一人身着绨袍,手里拎着一个匣子,正是吕不韦;旁边的一人赵国士子装束,衣冠楚楚,却是楼氏族人;最后一人,也着秦国官服,腰中佩剑,乃是王翦。
这五人个个装束不凡,从北城秦公子府,驱车来到一个几乎是平民居住的闾巷,在闾巷里引起一阵骚动。
傧相居左,李牧驾车,楼氏居右,这三人乘车。
吕不韦和王翦跟在车旁。
他们到了坊门,下了车,李牧牵马在坊道上缓行,秦府四人分列在车的两侧,皆执手而行。
这五个人,两个赵人,两个秦人,一个家臣,这种组合让人啧啧称奇。
虽然没人跟着,但大家的眼光自然追随着这群人移动。
这五人一车到了冯家门前停下了!
冯家虽然在官场上算不得什么,但在坊内也算显赫了,毕竟是吃俸禄的人,地位不一般。
见这群人来到冯家门前,大家眼中的羡慕和嫉妒几乎不加掩饰。
李牧将车交给王翦,自己上前叩门。
开门的是冯劫,他手执一把扫帚,为众人扫地,将大家迎入。
院内并没有停车的地方,大车就拴在门外,由王翦看守。
冯敬则立于庭院中,躬身迎候。
李牧一一引荐了秦公子府诸人。
傧相从吕不韦手中接过食匣,奉过头顶,道:“王与太子闻冯卿贤,乃命公子正,严具修束,拜为师,谨奉教,不敢违!
公子正少,夫人乃命公乘臣、太子少傅臣,及母眷楼氏,谨拜!”
言讫,三人就地伏拜。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