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邯郸尉-《祖龙赤蛇》

第19章 邯郸尉(第2页)

李府的子弟们,连同李牧在内早已结束整齐,在院中等待。

李崇和李玑则在堂上招待贵客:国尉许历。

在院中等待的还有李崇从其他官司要来的官员,甚至自己府中的家臣,大约总有一百余人。

李崇从秦国回到赵国还没有几天,他被任命为邯郸尉的消息传出来更是只有两三天,但就是这两三天的时间里,李崇的府邸就来了好几拨人,想要推荐自己的关系给李崇。

李崇对这些人一概不见。

所以李崇接见了冯敬,甚至由李牧亲自出门相迎,是一个巨大的意外。

只不过由于时间过于短暂,目前还没有人知道,不然会整成一个大新闻。

李崇迅速地向各官司征召了几名官僚,其中包括冯敬。

征召令要求得很严格,必须在第二天到府报到。

赵国的官府下午一般不办公,只有一两个人留守。

李崇的征召令下达时,冯敬所在的官司已经无人应承,征召令也只有大夫自己知道。

大夫不愿意为了李崇的事劳师动众,也就没有派人通知冯敬,只等冯敬第二天来应值时,才通知他。

时过正午,匆匆集结而来的人已经有百余人。

李崇、李玑请许历出门,带着一行人前往邯郸尉府。

李玑的府邸坐落于西王城,与赵王宫在一起,是身份崇高的象征。

而邯郸尉府和其他尉府一样,坐落于东王城,在国尉府周围。

李府一行人就抄近路,从东门出来,进入东王城,转入邯郸尉府。

旧的邯郸尉在任命下达的时候,已经收拾好自己的日常用品离开了。

府内留下的只有下级办事人员,以及前邯郸尉的家臣。

家臣负责与新邯郸尉办理交接。

交接的手续十分繁琐,无论库房、账目、公文、人员按理都要一一清点,双方各有数十人参与。

李崇很大度地宣布,原尉府百石以下的官吏可留任到新年后,关完当年俸禄再离职。

所以交接工作不必匆忙。

邯郸尉使也在尉府中,李崇任命自己的一个儿子担任这一职务,李氏公子带着十个人,包括冯敬在内,出王城,前往尉使府办理交接。

临行前,李崇告诉冯敬,尉使长史就由他来担任,俸禄二百石。

自己的儿子不太熟悉官场,请他多加照应。

冯敬心中疑惑,不是推荐自己到秦公子府任教吗,怎么又到尉使府任职了?难道……但他又不敢多问,只得依令而行。

李公子带着随从由尉使引导着来到尉使府,邯郸城的八名门卫和一名市卫已经在尉使府迎候。

门卫和市卫各有士卒百人,加上尉使府的亲军百人,整个邯郸城在平时维持着千人的士卒规模。

这些士卒没有俸禄,只每天在营中进餐,什伍长每天五升粟,士兵每天三升粟。

就这种只管饭的差事,也一样有很多人竞争。

尉使和各门的门卫、市卫和亲卫都是百石以上的官员,多数就地免职,由李公子带来的人接替他们的位置,只有两名门卫和一名市卫留任。

同时宣布冯敬为尉使府长史,尉使府的交接工作由冯敬负责。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