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王道:”
安邑,吾所让也,伐之不义。
然虞,非所议也。
彼擅取之,伐之可也!
“
王龁道:”
喏!
虞在河东,就命河东伐之,可乎?“
秦王道:”
彼违天子之命,当正天子之名而伐之,河东焉为?可择一将军,明正其罪,执天子旗鼓,代天伐之可也。
“
王龁道:”
南阳守摎,秦宗室也,可代王伐之。
“
秦王道:”
可!
“
内史绾道:”
征伐虽出于天子,而兵非必王师。
河东归之久,而不能为用,盖无恩威以加之也。
今当令河东,征锐卒以应王师,以正魏罪,以齐河东,必战也而勇怯乃分,功业乃成,爵位乃判,而贵贱乃定也。
无战,则贵与贱何所分耶?“
秦王道:”
可!
“
午后,几首教令迅速发出。
卫与魏违天子之命,不与观鼎,调命南阳守摎为将军,讨伐魏国;命赵国出兵卫境,伐卫君。
与之同时,行人通知了赵、韩两国使臣,十日后到咸阳宫接受秦王册封。
燕、齐两国使臣则参与册封仪式。
一般接待外国使臣都是在章台宫,办理官方手续时才到咸阳宫。
现在命使臣们到咸阳宫就封,是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四国使臣再三确认,以保证自己并没有听错,的确是咸阳宫。
五国现在分出的高下:赵与韩被册封,燕与齐观礼,而楚则被闲置一边。
而最令他们惊讶的是,由于魏国没有派出使臣观鼎,秦国明令讨伐!
各国使臣闻此讯,不知是喜是悲。
魏国要倒霉了,但自己的国家呢?
遭到冷落的楚使立即上了辞表,表示使命结束,请求离开。
典客府派人送来了礼单,秦王女、秦太子也派人赠送了礼品,皆向楚王请安。
楚使接受了礼单,由于这些礼品要到函谷关领取,楚国使团全都移至函谷关,从那里领了车乘、赠礼,返回陈国。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