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官船接应也。”
家宰这才知道,黄河渡口已经改了规矩。
忙碌了半天,吃过饭,有车夫大着胆子说想听个曲儿。
家宰道:“此处僻野,声色不佳。
比至洛阳,乃得佳曲!”
众人这才作罢。
次日吃过早餐,家宰带着一名家臣佣了一条小船过河,上岸后但见一排青石铺路,青石这边的泥泞和水渍,在走过约百步青石板后那边基本上干燥下来。
青石道的后面,连着一条夯筑的大道,中间高,两侧低,行人都走两侧,进出互不干扰。
家宰看了,赞叹不已。
少时进入一处驿站。
家宰两人进来,呈上节符,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是赵国和燕国前往咸阳观鼎的使臣。
驿卒接过节符,递给驿吏。
驿吏看了,即取一节符与驿吏,道:“速往尉府报知!”
驿吏接过节符,飞奔出门,高举节符,跳上道路中间,口中叫着“急报~!”
飞奔而去。
家宰这才看出来,道路两侧是商旅们行走的道路,无论多么拥挤,也只能依次而行,绝不可以走到中间的道路上去;中间的道路看来就是给有紧急公事的人行走的。
在等待的时间里,家宰仔细观察了渡口这里情境。
青石板路五十步宽,百步长,道路两侧有集市,各种吃穿用度,也都一应俱全,包括逆旅、车马等服务,但这些服务场所并不在这个地方,而是在这里登记后,城里才是真正提供服务的地方。
家宰感到奇怪,这货也没见着,怎么就敢谈价钱?他悄悄拦住一名商旅问道:“汝安知其状,而给其值?”
那人道:“先生初至,有所不知。
秦人入洛,皆一其价,以质各有差。
但付其值,必无欺诳!”
家宰道:“比之周时何如?”
那人想了想,道:“其上者或不如,其下者犹有过之!”
正嗟呀间,远处传来一阵鼓声,随即看见一队秦军从正道上跑过来。
听到鼓声,各个驿站的人都跑出来,各执一面黑旗,在驿站旁边一根旗杆上升起。
一时间,黄河南岸升起十几百黑旗。
河这边的船只立即加速往岸边驰来,而河对岸的船只则掉头往回划。
跑过来的秦军迅速占领青石板两侧,指挥上岸的商旅快速通过,这首的则向这边的驿站走来。
家宰立即知道这是正主来了,急忙赶回驿站内。
那人正在问驿吏,使臣何在,驿吏抬手一指门口道:“立于门外!”
家宰顺势进来,执手行礼道:“微庶赵大夫家臣蒙,谨奉主命,告曰:臣李崇,谨奉赵王命,应秦王召,入咸阳观鼎!”
奉上节符。
那人接过节符,问道:“其使几何?”
家宰道:“革车一乘,使臣一员。
辎车五十乘,员二百五十。”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