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伏威的情王雄诞的义 王君廓的奸 李瑗的悲-《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杜伏威的情王雄诞的义 王君廓的奸 李瑗的悲(第1页)

在前面的几章里,有些读者对小编说,我所编辑的故事不符合历史,例如王雄诞是死于王君廓之前,而且王雄诞是被辅公拓勒死的。

是的,各位读者说的都是事实,小编承认,但是小编现在想说的是,小编写的是历史穿越小说,并不是历史教材,小编不会完全依据小说的框架。

当然,小编也会将王君廓和王雄诞的生平现在写出来,也让各位读者明白,小编为什么设计王君廓和王雄诞不同的人生结局。

首先是王君廓的生平。

王君廓(?-627年),并州石艾(今山西平定)人,唐初名将。

王君廓早年以贩马为生,但是品行不端,经常偷盗,乡里都引以为患。

隋朝末年,王君廓曾打算聚集兵马为盗,叔叔却不同意。

王君廓便诬陷邻居与叔母私通,与叔叔一同杀死邻居,从此亡命江湖。

聚众为盗,四处劫掠,此后,王君廓聚集千余人,四处劫掠,进逼夏县,长平,河东郡丞丁荣率军抵御,并派人招抚。

王君廓见到来人后,装出愿意归降的姿态。

丁荣为此轻视于王君廓,便布置军队登山。

王君廓将兵马埋伏在山谷中,并乘丁荣撤军时突然发起进攻,大破敌军。

不久,王君廓与韦宝、邓豹等人攻打虞乡(今山西永济),与隋将宋老生相遇。

王君廓初战不利,只得退守方山,宋老生则乘胜紧逼。

这时,王君廓粮草用尽,于是便向宋老生诈降,并与他隔涧相谈,祈求哀告。

宋老生被感动,放松警惕,王君廓趁机在夜里逃走。

后来,王君廓率军劫掠邯郸。

邯郸人王君愕劝谏道:“当今英雄并起,您应等待各方势力角逐出胜利者,然后投靠,如此则富贵可图。

现在你没有尺土之地,也没有多少粮草,却到处抢夺骚扰,我为你担心啊。”

王君廓询问对策,王君愕便建议他夺取井陉(今河北获鹿西南)。

王君廓听从其言,占据井陉,唐高祖李渊反隋的时候,派人招降王君廓。

韦宝、邓豹打算归附高祖,王君廓假意赞同,乘其不备突然出兵袭击,夺取他们的辎重,后投靠瓦岗,没有受到重用后不久又率众归附唐朝,封上柱国,河内太守、常山郡公,后来改封为上谷郡公,辽州刺史,此后,王君廓跟随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刘黑闼,历迁右武卫将军,进爵彭国公。

李瑗任幽州都督。

朝廷因李瑗怯懦无能,没有将帅之才,而派右领军将军王君廓辅佐他。

王君廓曾为强盗,骁勇强悍,阴险狡诈,李瑗推心置腹地倚赖他,和王君廓结成亲家。

当时李唐的太子李建成意欲除掉秦王李世民,暗中联络李瑗,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与李元吉被李世民杀掉,李世民逼迫李渊立自己为太子,后来又逼李渊禅位登基,并派遣钦差大臣赶赴幽州招李瑗入京,李瑗恐慌,便与王君廓商议。

王君廓想捉拿李瑗,借此立功,王君廓便挑拨庐江王李瑗谋反,然后再将其诛杀,便劝李瑗早做打算,李瑗于是决定起事。

李瑗囚禁使者,调集兵力,并召燕州刺史王诜前来计议起事。

李瑗将兵马全都交付王君廓指挥,兵曹参军王利涉认为王君廓反复无常,不能将权柄交托给他,应及早除掉他,让王诜代替他。

李瑗犹豫不决,王君廓得知此事后,立即杀死王诜,并对将士们谎称王诜与李瑗谋反,劝他们跟随自己讨逆。

王君廓率部下一千人进入城内,李瑗却未发觉。

王君廓将朝廷钦差放出,李瑗才知王君廓有变,连忙率数百亲信而出,恰巧在门外遇到王君廓。

王君廓劝说李瑗的部下,大家都丢下兵器而逃。

李瑗大骂王君廓是小人,王君廓捉住并勒死李瑗。

李瑗死时四十一岁,王君廓将他传首京师。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