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姑且长得还算讨喜,整个村子里也没有比他更好看的崽子了,看不惯他的也不是没有,但往往结果就是打得过的让小六踹进泥洼里,打不过的小六背起小七就跑,谁也没成功过。
今年老天爷给面子,收成还算不错,杂七杂八的赋税交完之后,还能余下些粮食填肚子。
磨娘子便用黄土混了新收成的米,做了几顿好饭。
一天两顿,每次都吃得喇嗓子。
小七生咽下去没问题,小六也吃得又快又急,生怕有人跟他抢,他吃完自己的,还会把小七的也抢过来吃了。
小七没有意见,磨娘子也没有。
劳作种田,磨娘子和小六占大头,都是累人的活,还有身丁钱,这些都是按人头算的税,两个人干活还要多一个小七,自然赋税要多些。
小六又在长身体的时候,吃多少感觉都不知足。
小七嘛,只要不饿得受不了就行,很多时候都可以靠睡觉熬过去。
他们家还算收成好平安度过的,隔壁村倒霉催地遇上江湖人,钱粮人都让掠了个干净,剩下想活着的只能抢,抢得到就吃,抢不到就只能饿死。
村里人说的时候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人祸只是涉及一两个村,天灾是谁都拦不住的,岁饥,人相食,活下来的也寥寥无几。
小七说:“江湖人跟兵匪小吏也没什么区别,都抢人抢吃的。”
“但是他们厉害啊,那树、那屋子都是他们弄倒的。
要是我也有这种本事,就可以抢别人吃的,叫他们说不出来话,这样你也就不必一直挨饿了,我们都可以吃饱!”
小六对此持反对意见。
“哪有那么容易。”
小七只说了这一句便不再说了。
小七觉得只要能活下来就好了,至于别的,他没想过。
毕竟他们虽然很苦,但起码他们都活下来了,虽然要担心以后吃什么,但是不用担心明天吃什么。
冬天的时候,为了节约粮食,就得挨饿,躺在稻草上不动,一是保温,二是减少消耗。
三个人一动不动,也不说话,只等活着熬过冬天。
春天到了,磨娘子和小六一起播种翻地,小七跑来跑去给他们递水送吃的。
“我冬天的时候,想到了一句以前听说的诗。”
“什么?你什么时候还去私塾附近了,怎么不叫我,是不是把腿摔伤了的那次?”
小七不满小六的关注点错误,“哥哥你听我讲,我觉得那句诗很适合冬天的,是什么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说不上来为什么,但我觉得很恰当。”
“没听懂。”
小六耸了耸肩。
“但你喜欢的话,等草拔完了,我们就去私塾那边听他们讲课好了。”
小六对那些诗啊干的不感兴趣,他每天连吃饱肚子都愁,对识字这么遥远的事情更是没有想法。
不过小七要是喜欢,带他过去听听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在哪里休息都是休息,小六不挑地方。
小七先是有些意动,随后摇摇头,“他们赶人的,我们去了会被打。”
“没事,我们找隐蔽的地方待着,不会被发现的,就算被发现了,我也能带着你跑。”
小六自信满满地说,他如愿见到了弟弟听了他的话随即露出的笑脸。
然后小六也笑了。
私塾讲课是按照乡试的科目来安排的,经义以三经新义为基础,再有就是历史,法律和文学。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