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第1/6页)
马逍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每逢科举季,总有一大批应试者梦想破灭,其中不乏众多诗坛才子。
李白、高適等人比较自信,不爱考试爱干谒;杜甫、孟浩然属于考不上的;李商隐的情况稍微好点,复读了好几届,最后还是托人推荐才考上的。
本篇的主人公元稹,虽然比不上王维那种天才型的考霸,一考就是全国状元,却属于勤奋型考霸,一样能在科举之路上披荆斩棘。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十五岁的元稹明经及第,这在同龄人中已属不易。
唐代科举,科目很多,其中报考最多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两科。进士科考诗赋,明经科考经义。两科相比,进士科难,明经科易,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在大部分考生眼里,越难考越体现水平,越难考进步空间越大。因此,尽管进士科录取率低到吓人,多数考生还是更看重进士科。
元稹却和大多数人想法不一样,他很务实,脑子也很清楚。
家境一般,资源少,父母期待也不高,为尽快获取功名,元稹选择报考相对容易的明经科。一战告捷,元稹随后被分配到山西蒲州当上了办事员。
办事员的工作清静而悠闲,元稹情商很高,脑子很活,口才又好,上上下下关系处得极为融洽。上级每次考核工作,都会拍着他的肩膀鼓励:“小伙子,好好干,绝对能朝上走!”
其实,鼓不鼓励不重要,元稹从来没打算长期留在蒲州这个小地方。
就在元稹即将任职期满,返回京城参加吏部遴选前夕,他却在一次偶然的宴请中,收获了一份真挚的感情。
蒲州崔氏,是元稹的远房亲戚。某次崔府摆下酒宴宴请元稹,正寒暄着,元稹突然瞥见一妙龄女子正从后厢来到客厅。
还没等元稹开口,就听崔夫人说道:“莺莺,还不快来给表哥敬酒。”
原来,这是我的远房表妹。
元稹倒没像宝玉那样说什么“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而是很礼貌地向表妹问好。
双目对望。糟了,是心动的感觉!
理智告诉元稹,他已经爱上了莺莺表妹。
起初,莺莺对元稹没什么感觉,幸有崔家侍女暗中协助,毕竟是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的花样美男,凭借侍女牵线搭桥,长得帅又有才且敢把爱说出来的元稹终于赢得美人的芳心,两人度过了一段花前月下、你侬我侬的美好时光。
可惜,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还没等爱情长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