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让孩子以看动画的方式学会唐诗石壕吏 (第4/5页)
白花扁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也并没有打算放过她,说着就要带老妇人回去交差。
目睹了全程的杜甫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他挺身而出拦下了两名官吏,拿出了自已的委任状表明身份。
官吏看后当即就变了一副嘴脸,随后杜甫委婉的向官吏求情道:“她这样的老妇怎么能随军作战呢?呃,你看能不能这个……”
然而此时的杜甫人微言轻,官吏也强调自已是奉命办事,今天必须带走老妇或者儿媳其中一人。
老妇人深知其中的厉害,为了保住儿媳和幼孙,她毅然决然的决定牺牲自已,随后转身进屋收拾行装。
临行前老妇想再看一眼自已的幼孙,因为她知道这一别或许就是永别,只有自已跟他们走才能换来这个破碎的家庭短暂的安宁。在官吏不断的催促下,老妇人强忍着悲痛,恋恋不舍的放下孙子,跟着他们去往了军营。
这一幕在杜甫的眼前上演,他心如刀绞愤慨难平,于是创作了《石壕吏》这首不朽的诗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天幕下,从军营到村落,还有城镇之中,俱是可以听到悲泣声。
坐在某酒楼临窗位置的书生对同窗道:“以往先生说,白乐天的诗最是通俗直白,可看杜工部这首诗有过之而无不及,城中百姓又有哪个没听懂?”
【:杜甫真是敢写敢批判,唐朝廷官方没给他把文章下架已经是很宽容了
:写了不发表,后世才传颂开吧
:并不是,唐朝前期一堆人写建功立业的,安史之乱后一堆人写战争残酷的】
李世民:又是安史之乱,天幕怎么回事,说个啥也不说明白,让我看看是怎么急转直下的啊!
【:年轻的时候喜欢李白,觉得他文采飞扬,杜甫只有望岳有的一拼。到了现在只觉得李白离自已太远,杜甫真当得诗圣一称!
:只能说两个人时代不一样,不可相提并论】
李白:嘶,我俩才差几年,这就时代不一样了?
【:战争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杀死另外一个农民的儿